游重庆逛渝中 “甲亢哥”中国行爆火背后的“西渐东风”

本报评论员

经济、文化、体制、宗教的不同,从来都不是国与国或人与人产生认知偏差的根源,傲慢与偏见才是。然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近些年无处不在的自媒体,正在让西方舆论场感受到西渐的清朗东风。

几天前,一名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美国网络主播“甲亢哥”,“特种兵”式的“速通”中国几大城市,每场直播秀都大获成功。尤其是在重庆、在渝中的6小时直播,让“甲亢哥”本人玩得“放飞自我”,全世界网友看得大呼过瘾。这样的“无滤镜”展示,这样友好的“平视”,恰恰是消除东西方民众心理隔阂的“妙药良方”。

真实的中国是怎样的?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自然不需多言。但世界并非一面“透视镜”,且不说信息的传递本就有“耗损”,别有用心者的故意歪曲。君不见,过去若干年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恶意诋毁;君不见,一些境外政客学者对中国的无端指责。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他们为何这样?道理很简单,怀璧其罪也。

回到此次“甲亢哥”的中国行,短短几天的行程,“一镜到底”地呈现了真实的中国、可爱的中国,一个和西方媒体“灰色滤镜”外不一样的中国。“镜头里的人们很热情、有礼貌,城市整洁漂亮,而且网速快得不可思议……”不少外国网友由衷感叹。近千万人次的观看量,让任何抹黑中国的声音都变得苍白。

应当感谢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的全球化普及。它改变了以少数主流媒体为中心的信息制作传播方式,让全世界的信息变得高效、快速而真实。

前段时间的“中美对账”,便是好的案例。中国需要更多“甲亢哥”这样友好的国外主播传播形象,反之,蓬勃发展的中国同样是各个媒体、自媒体聚焦的“最佳取景地”。

朋友来了有好酒,发展的中国需要更大的开放,自信的中国正在更快地开放。“十年推广鲜为人知,一纸免签名扬天下”,这是网友对近几年“144小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点赞评价。在此政策下,近两年来华观光的外国游客激增。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当下,中国形象被“自来水”们不断友好扩散。

立足重庆,看向未来,渝中大有可为。数据显示,去年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今年1—2月,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6.4万人次,同比增长103%。作为全市旅游“C位”的母城,渝中贡献大、前景好。在这样好的大行情下,渝中依托“江、崖、街、洞、天”等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率先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区等举措,不断擦亮着“重庆的世界窗口”,装饰着“世界的重庆客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