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安网格”精细度提升“城市枫景”辨识度

平安法治工作的“颗粒度”直接影响居民的“满意度”,工作越精细,城市“枫景”的“像素”越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自2024年以来,我区创新开展“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于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三,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等政法力量,到居民“家门口”联合办公,以网格“穿针”,将法治服务的“经纬线”绣到平安法治建设的最小“单元格”,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描绘出渝中“枫景”。

矛盾源头化解

建好居民“解忧站”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反映情况,没想到你们不仅帮我救了孩子,更帮我们挽救了一个家庭,实在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律师阳坤艳在对居民黄某进行回访时,其母亲朱吉兰眼含热泪、一个劲地说着感谢。

故事还要从2024年8月21日说起。当天,是我区的第6个“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居民黄某的母亲含泪向负责接待的律师阳坤艳讲述了儿子的不幸遭遇:黄某在高空作业时摔下受伤被鉴定为伤残一级、下肢完全瘫痪。但因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事发后公司拒绝承认聘用关系、不服工伤认定,并向渝北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官司还在进行中,但儿子治病需要钱,等不起,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见老人情绪激动,法官胡鑫、检察官陈妍、社区民警李红荣、律师阳坤艳联合接待并现场“碰头”,耐心为老人“支招”维权之路。经阳坤艳多次与涉事企业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黄某获赔172万元,家庭困难得到缓解。

在居民“家门口”“号脉问诊”,才能更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面对流动人口多、商务楼宇多、老旧小区多、人员结构复杂的实际难题,我区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工作平台,充分发挥“三官一律”专业优势,在79个社区“一对一”配备“三官一律”316人,全面覆盖879个网格;选配法治副校长179名,覆盖辖区131所校园;适时调配信访干部、法学法律工作者和消防员开展相关工作,真正将法治专业力量送到基层,在“家门口”回应企业、群众法治需求,通过信访接待、现场办公、矛盾调处、宣传宣讲、隐患排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渝中、法治渝中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

数据显示,2024年3月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由98.19%提升至99.71%、基层化解率由97.42%提升至99.76%,均呈现逐月稳步上升趋势。

风险精准识别

织密安全“防护网”

“还好上次你们来得及时,不然我这养老钱可就打水漂了!”70多岁的居民张长发攥着民警杨晓波的手说。

2024年9月18日,在上清寺曾家岩社区广场,“三官一律”团队被居民们团团围住,一场以“反诈”为主题的网格接待日专场活动正在进行。

“涉钱信息勿轻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活动现场,张大爷的经历成了剖析骗局的“活教材”。原来,老人此前遭遇了冒充银行客服的诈骗,对方要求其转账至“安全账户”。正要转账时,被上门走访的社区民警杨晓波、律师刘行撞个正着。他们及时制止张大爷转账,并协助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绑定紧急联系人。

安全稳定工作不应有遗漏、不应有漏项,更不敢有漏洞。我区通过“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这个载体,聚焦高频热点、立足政法职能,梳理宣传宣讲、法律咨询、风险排查、矛盾调解4项共性服务和29项个性服务事项,让“三官一律”当好理论政策“宣传员”、法律法规“讲解员”、基层一线“护航员”、纾困解忧“调解员”。

针对影响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度、司法公信力的问题,以及违法犯罪线索、治安乱点乱象、矛盾纠纷等,“三官一律”现场“受理”、联合“办公”,并认真对照《“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服务指南》,(下转2版)  (上接1版)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精准防控、有效打击的同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为居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2024年以来,我区平安报表提档进位,入室盗窃、九类街面警情、扒窃、盗窃机动车、电诈案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分别同比下降64.34%、34.39%、57.7%、55.13%、11.13%、33.3%。

问题闭环落实

画好联动“共治圈”

“车站移几步,我们的幸福感就提升好几度,如今等车,再也不用捂鼻子了。”提起3208路公交交通街起点站的“搬家”,家住菜园坝街道交通街社区的余胜明竖起大拇指,“多亏了‘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活动,办得巴巴适适!”

“太臭了,等车都不想在公交站台等。”2024年5月22日,菜园坝街道交通街社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现场,有居民向“三官一律”反映:3208路公交交通街起点站靠近垃圾回收点,味道刺鼻,周围也无遮阳设施,希望得以解决。

车站“搬家”本不属于平安法治领域的接待“议题”,但群众有需求,“三官一律”就有动作。现场的“三官一律”详细记录相关情况,在接待后联合菜园坝街道交通街社区工作人员,按照问题办理机制,上报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工作专班。随后,工作专班对接区委办、区政府办,通过党委督查系统进行转办。区交通局随即组织区城市管理局、菜园坝街道和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市站台公司、西部公交公司等进行勘察论证、综合研判,将3208路公交起点站移至下行50米三岔路口处,避开垃圾收集点,群众的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平安法治建设,不仅要听到居民心声,还要务实高效、科学规范满足居民诉求,让“民声”真正落地为“民生”。我区依托“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在前端收集意见、化解矛盾的基础上,于后端推动工作、落实任务,形成全领域协同、全流程闭环的问题办理机制。

对此,我区成立区级工作专班,由区委政法委负责面上统筹,政法单位负责条线统筹、街道社区负责辖区统管,对于职责明确、边界清晰的问题事项,由部门、街道内部分流、即接即办;本级无法办理或需多跨协同的问题事项,报区工作专班对接相关单位,依托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用、党委“督查系统”“民呼我为”等系统集中交办。同时,我区还以每月不低于30%的比例,对已办结问题事项进行抽查回访,确保问题办理有回音、有实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政法平安战线下沉力量6000余人次,集中接待群众2.73万余人次,办理问题2987件、办结率99.06%,司法公信力持续提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