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为笔 绘人才发展新画卷

渝中以高质量党组织建设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月春风劲,扬帆正当时。3月19日,渝中区组织工作会议暨区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党组、化龙桥街道党工委、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党委、巴蜀中学校党委、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及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员廖泽萌立足本职岗位,分享工作经验与创新做法,共同为推动渝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渝中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勇毅前行。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

打造党建统领强引擎 构建区域医疗新格局

区卫生健康委将着力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域协同”的区域医疗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温暖的健康服务。

作为重庆市医疗服务高地,渝中汇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3家(含三甲医院9家)、医务人员3.14万人,年均服务群众超1700万人次,承担着全市医疗资源统筹、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民生保障等重大任务。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将以党建统领为核心,建立区域党建医联体党委,厘清权责事项,建立联学联建机制,推动各医联体单位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全面统筹、共同参与的局面。同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贯穿于卫生健康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着力调动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健康全管理、卫生有保障、医疗高质量”的区域共同体。此外,还将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聚焦家医有约、多病共管、“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以街道为单位加速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打造线上线下一体贯通的“15分钟高品质健康服务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党组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金融铁军

众所周知,金融是渝中经济的“压舱石”“稳定器”。同时,金融业又是高度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党组将以“党建+金融”为突破口,聚焦“强基固本、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发挥作用”,持续推进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西部高端专业服务中心建设。具体来说,该局将创新组织形式和组织架构,丰富活动内涵、助力基层治理,打造“红岩金联”党建品牌,以党建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联合金融机构共同扛起金融大区强区担当。切实发挥党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始终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时代性,实现全区金融资产规模超1.4万亿元。服务“两重”“两新”“两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具有渝中辨识度的金融服务。

如何锻造一支金融铁军?区产业发展促进局党组将坚持党对金融人才工作的领导,打造专业素养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金融人才队伍。树立正确导向,坚持筑巢引凤,坚持服务赋能,让“千里马”于斯为盛、尽情驰骋。

化龙桥街道党工委

多方发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对日新月异的重庆(化龙桥)国际商务区建设十分重要。化龙桥街道党工委将全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化龙桥街道是红岩精神发源地。近年来,街道成立了企业“红岩党建联盟”、楼宇联合党委,构建以“爱红岩”为主题的“红岩凝心”“化语润心”“化龙点睛”“四色四务”等抓手载体,推行楼宇网格化服务机制,推动楼宇“上下楼变成上下游”,实现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年,化龙桥街道党工委将重点在“组织体系构建、服务机制创新、载体抓手打造”三方面发力。立体化构建党建网络,建强贯通“党建链”,拓展企业“朋友圈”,构建楼宇“服务圈”,筑牢楼宇经济“红色根基”。同时,构建“红岩党建”引领机制,建立“三色响应”服务机制,创新“协同联动”治理机制,打造楼宇经济“红色引擎”。此外,激发楼宇经济“红色动能”,强化“线上线下”赋能企业发展,发布楼宇企业合作机会清单,举办国际商务区楼宇经济发展大会,打造化龙桥青年发展型服务圈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党委

党建统领 全面提升基层智治体系实战实效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党委围绕“四个转变”靶向发力,让社区党建统领更有力度、基层治理更有精度、群众服务更有温度。

所谓的“四个转变”是指:推动治理主体之变。民乐村社区针对群众的多元诉求、多样需求,变“单兵作战”为“协同攻坚”,突出警网融合联治、党员先锋领治、新兴力量共治,推动“大事难事一起办”;推动治理方式之变。社区推行“民乐议事365”模式,做优“共享积分兑换服务”,探索“邻里微家”治理模式,让居民站“C位”、当主角,实现了议出共识、治出实效;推动服务模式之变。社区打造了“15分钟全龄友好生活圈”,深化“毗邻党建”联建共建,创新“邻聚里”服务共同体,助推社区服务模式由线条式向集成式转变;推动能力素质之变。社区不断做实“数字减负”增效,做优“五星考评”激能,做强“社区带网格”底座,努力以干部的减“压力”、添“动力”,挤“水分”、晒“干货”,助推社区服务提档升级。

巴蜀中学校党委

捧土培根 打造别具“蜀”心的育人摇篮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人才汇聚之地。巴蜀中学校将培育更多“全国进位、全市领先、渝中辨识度”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中展现巴蜀作为、体现巴蜀担当。

近年来,巴蜀中学校党委依托党建质量提升“五双工程”、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和市教委重点党建课题,创新“大思政课”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在未来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

学校实施党建引领创新和质量创优“双创建”工程,以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为载体,创新“党建共同体”组织架构,推动集团化办学“双规范”,破解跨校区协同治理难题。同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思想淬炼+专业精进”培养体系,通过“双培养”“双强化”,实施党员名师领航计划。此外,巴蜀中学校党委还积极统筹谋划教育数字化战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支部建在课改一线,以红色引擎驱动教学方式深层变革,党员先锋领衔技术攻坚,让党旗飘扬在智慧教育主战场。

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

党旗引领聚合力 e路前行谱新篇

网络科技行业是高端人才聚集地。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是扎根渝中多年的优质网络科技企业,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分享了他们的人才战略和成果。

重庆网润集团有限公司扎根渝中28年,是一家以数字运营、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共有员工400余名,平均年龄29岁。近年来,公司党支部以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抓手,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以人才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公司党支部将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规范基础性工作,务实提升基本能力,与企业、员工一起同频共振谋发展。

下一步,公司党支部将强化“红色磁场”,树立“红色榜样”,吸引青年员工向党组织靠拢,计划选拔3—5名党员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培育“红色大V”,彰显“红色能量”,让网络流量巧变“城市声量”;编织“红色网络”,发挥“乘积效应”,扩大“朋友圈”助力城市发展;组建“红色CP”,锻造“红色团队”,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活力;筑牢“红色阵地”,打造“红色平台”,让客户和员工“沐浴”党的温暖。

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党员廖泽萌

“新”心向党聚合力 “骑”心协力促发展

作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廖泽萌分享了自己在党组织引领下的成长历程,以及新就业群体如何用实际行动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曾经的我,因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同感低而迷茫。”廖泽萌表示,石油路街道的“党建凝‘新’”工程,让她找到了组织归属感。她介绍,石油路街道在时代天街商圈周边打造了3个暖“新”驿站,规划出438个专属停车位,设立了18个“共享换电驿站”,免费提供包括充电、法律咨询等在内的15项贴心服务,还牵头成立了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让广大骑手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廖泽萌主动担任起了“蓝玫瑰”女骑手团队导师,分享接单技巧和短视频运营经验,帮助20余名家庭主妇加入外卖行业,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同时,她还创建了“骑手互助群”,为新骑手讲解劳动权益保障政策,成功带动100多名骑手成为石油路街道“红岩骑手”。多年来,廖泽萌带领着“红岩骑手”志愿服务队,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提供“跑腿代办”服务。作为网格“N力量”,她还依托石油路街道“141”基层智治体系,累计上报井盖缺失、道路破损等问题线索87条,推动解决率超90%。作为抖音粉丝2.7万的“骑手博主”,廖泽萌还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行业精神相结合,当起了宣传员,通过“线上发声+线下行动”,让更多人看到了新就业群体的正能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