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要来渝中区就业,可以得到哪些就业和创业的服务?”“居民如何找到养老食堂?”“今年加装电梯有哪些补助政策?”……
3月14日,由市政府新闻办指导,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发言人来了”——“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民生政策解读活动举行,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交通运输委、区市场监管局、大坪街道的5位发言人化身“政策翻译官”,聚焦养老服务、就业创业、交通出行、电梯加装等群众关心关注,用“接地气”的话语把暖心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
呵护“一老一小”
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社会的广泛关注。渝中也将养老服务作为“民生温度”的标尺,聚焦居民“家门口养老”需求,全力推进全区“15分钟高品质养老服务圈”建设。
活动中,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平首先用一组数据向居民“报账”——目前,全区共建成养老机构34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及社区养老服务站79个、社区老年助餐点41个、家庭养老床位及适老化改造惠及1000多户。
周平表示,区民政局还将推动养老机构分类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新建、扩建普惠型养老机构,聚焦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分层覆盖,针对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有效需求,积极吸引社会投资,不断构建“白发+白领”“特色+特价”“大众+大师”等普惠性、多样化老年助餐服务格局;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增效,通过持续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发展社区助老、适老化产品、智慧养老等便捷服务、养老产业。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区民政局也将以“兜底线、强服务、促发展”为主线,持续完善儿童福利关爱保护体系,推动儿童关爱保护从“兜底型”向“普惠型”转变。不仅全面落实困境基本生活保障,还会立足儿童家庭、心理、学习、社会融入等需求,采取主题活动、团队辅导、个案帮扶的方式,针对困境、留守、流动儿童开展精准化、精细化的关爱保护。此外,区民政局还将创新“慈善+公益”融合模式,全面推行“物质保障+服务赋能+社会共助”全链条协同关爱帮扶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专业介入、全民参与的儿童关爱保护良好氛围。
支持就业创业
擦亮“民生底色”
除“一老一小”备受关注,就业创业这一民生之本,也牵动着居民心。近年来,渝中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以“结构性破题”推动就业供需适配,实现就业扩容与产业升级、技能迭代、区域协同的深度耦合。
“下一步,我们还将紧紧围绕‘扩就业、促增收’工作要求,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在促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的实践中打头阵、当先锋、创特色、树品牌。”区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秦伦表示,将“全力以赴夯实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区人力社保局将强化政策组合助力稳岗扩岗,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统筹用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各类主体更好履行稳岗扩岗社会责任,积极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将强化精准帮扶保障重点群体,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行动计划、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攻坚行动和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暖心行动,形成衔接校内校外、助力成长成才的服务支撑,强化就业与低保联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将强化服务效能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公共+市场”就业服务载体布局,推行数字赋能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落实“巴渝工匠”终身技能培训计划,擦亮“智汇半岛才聚渝中”引才品牌和“远航计划”创业服务品牌。
针对高校毕业生来渝中就业,区人力社保局推出了高效的供需对接平台、精准的个性化支持体系、丰富的就业载体支持等一系列“实招”;针对高校毕业生在渝中创业,区人力社保局也推出了资金扶持、创业指导等一系列“硬招”,为青年就业做好服务,为青年创业者“撑腰”。
无忧“住”便捷“行”
提升“幸福温度”
行与住,刻画着城市的“温度”。区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毛友谊说,自区交通运输委2019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以老百姓出行需求为导向,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公轨无缝接驳、服务品质升级等一批公共出行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大动脉”与“微循环”全贯通则是其中之一,目前,全区已建成轨道站点28个、公交站点300个、公交线路112条、改造公交换乘站32处,如今在渝中任何一个居民区步行15分钟内必有换乘站点,100米内公交轨道接驳基本全覆盖,50米公轨接驳率达86%,真正实现“出门乘公交、换乘通全城”。“普惠性”与“精准度”双并行为其二,针对就医停车难、上学换乘折腾、旅游找路“打脑壳”等市民、游客烦心事按需定制,打造了“渝中特色多元化公交出行服务体系”。此外,区交通运输委还推进“硬设施”与“软实力”双提升,让市民得实惠、省心乘、舒服坐。
毛友谊介绍,除道路交通外,渝中还在努力探索水上出行和低空出行等新兴方式,打造“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出行体系。目前,水上已开通4条轮渡航线,实现与沙坪坝、江北、渝北、南岸、九龙坡的交通连接;低空方面正在拟定珊瑚公园低空飞行主题公园规划并加速落地推进。后续,将会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多样、更个性定制、更新颖有趣的出行选择。
渝中是重庆“母城”,老旧楼宇非常多。为了方便老旧住宅居民“上楼下楼”,从2017年起,渝中在全市率先启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城市更新、增进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大事,并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优化流程,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渝中”模式。区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李凌表示,截至2024年底,渝中连续7年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每一年都纳入区里的重点民生实事,全区累计完成加装电梯204台,惠及居民8088户。今年,这项工作也将持续纳入民生实事,计划完成加装不少于20台。
大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陶琳也表示,街道从去年开始就依托“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把辖区划分为4个建设圈,通过开社区院坝会、入户调研,建立了居民的需求清单。大坪街道还和毗邻的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一起开展跨区的民生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大坪街道通过“两地办理、一地共享”的形式,已为500多户居民提供了医保、社保等方面的民生服务,同时还联合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成立了“坪湾”联巡队伍,通过联合整治解决了20多件矛盾纠纷等问题,现在已经有超过1万人次的居民共享了社区食堂和社区医疗保障。下一步,大坪街道将深化区域协同共建,推进民生实事,升级矛盾调解体系,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持续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推动治理资源下沉、服务效能提升,打造全龄段覆盖、全功能复合、全场景叠加的“全龄友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