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等级与执法规则深度融合我区发起首个“信用+执法”跨机构专项检查

3月6日,我区通过市“执法+监督”一体化数字平台发起全区首个“信用+执法”跨机构专项检查,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局、区市场监管局、上清寺街道等执法部门、单位协同参与。

本次专项检查聚焦上清寺地区酒店行业,结合全市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信用等级与执法规则深度融合,通过差异化抽查比例及排除规则,对本年度未接受检查的B级企业20%、C级企业50%比例进行抽查,A级企业享受“无事不扰”豁免检查。

本次被抽查的两家单位分别是重庆广场宾馆和大礼堂雀食府美食城。在检查过程中,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重庆广场宾馆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项目逐一进行检查,发现该宾馆油烟净化器的清理指示灯已亮黄灯,随即向其相关负责人反馈了这一情况。重庆广场宾馆负责人当即表示,将马上清洗油烟机,并制定每周巡查制度,确保油烟达标排放。与此同时,其他部门的执法人员也各自围绕自身监管领域,对被检查单位展开全面检查,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多个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就像是给我们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被抽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将积极落实整改要求,努力提升企业信用水平。

“企业知晓良好的信用等级能减少被抽查的频次,从而降低企业应对检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这对企业是一种正向激励。”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生态环境局将持续通过“执法+监督”一体化数字平台发起“信用+执法”跨机构专项检查,促使企业更加重视自身信用建设,积极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据了解,目前渝中43个行政执法主体、800余名执法人员已入驻全市“执法+监督”一体化数字平台。“信用+执法”改革是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监管效能的积极探索,通过信用赋能,一方面减少对守信企业的干扰,另一方面加强对失信企业的监管,实现精准监管。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完善“信用+执法”综合场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动态调整监管措施,推动信用监管与执法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