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元宵晚会重庆分会场 川江号子唱响渝中非遗创新

“千帆逐潮浪,浩荡出峡江,灯明千家暖,月圆万户甜,吆哦嘿咯吆哦,一起来团圆嘞!”

2月12日晚,2025年央视元宵晚会重庆分会场节目《上元欢渝夜》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身穿船工服装登台,一首雄浑有力的川江号子响彻央视元宵晚会舞台,传达着重庆人的豪迈、乐观精神。

据了解,川江号子是川江水系船工们驾船劳作时所唱的歌谣。自古川江皆以木船载客运货,船工和纤夫摇桨拉纤充当动力。曾经的川江航道上,每一个险滩都是一道鬼门关,号子头便根据江河的水势、船行方向和船工的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构成了整体变化丰富的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既是劳作加油令,也是生活调味歌,体现了川江流域劳动人民顺应自然,团结抗争、乐观豁达的精神,

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等特征。”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渝中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川江号子的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功不可没。一方面,他不停地奔走在各个码头,搜集和整理老船工的号子声,丰富川江号子音乐形式。另一方面,他积极争取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渝中区非遗中心支持,成立川江号子传习所,陆续将十几个平均年龄65岁的老船工组织起来,取名为“老船工艺术团”,开始对外表演,并免费教授“号子”。

2月12日晚,央视元宵晚会《上元欢渝夜》中,曹光裕和歌手希林娜依·高同台,以川江号子唱响重庆分会场主舞台。演出以《太阳出来喜洋洋》为基本旋律,一改以往川江号子的沉重,做了大幅度调整,更体现了新时代、新面貌、新重庆的城市人文,让人耳目一新。

“大家元宵节看到的川江号子,在保留川江号子高亢爆发力唱腔的同时,融入了更多节日喜庆的元素,既有江涛拍岸的豪迈,又有元宵喜庆的灵动,这才是新时代的重庆精神。”曹光裕说,歌曲从定稿到录制小样、最终登台演唱,中途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磨合,最终才与广大观众见面。

对于演出效果,曹光裕十分满意。“川江号子的传承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已享誉世界,在央视元宵晚会上推陈出新、守正创新,让川江号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曹光裕说,传承让传统得以延续,创新让传承更值得期待。川江号子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接下来他将继续守正创新,展现新时代新重庆的新风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