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 渝中发展的“向上之道”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

作为重庆母城、都市极核、品质半岛、首善之区,渝中,地均GDP超70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超29万元,经济密度西部第一,经济发展的版图中,每一步都烙印着敢为人先的足迹——从不困于自身的局限,从不限制成长的高度,若平面空间有限、拳脚施展不开,那就“向上突围”,到空中大显身手,不断刷新经济版图向“上”向“高”的天际轮廓。

“楼宇英雄”缘何而生

渝中陆域面积仅17.98平方公里,地域狭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渝中偏要把这块“板”建得再厚些、再高些,稳稳托起一个个“空中聚宝盆”。于是,渝中在全市率先由“大干快上”增量时代向“精耕细作”存量时代迈进,建成了4331万平方米的地上建筑,因地制宜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区域集中、创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成,走出了一条向高空要效益的立体发展之路,楼宇经济成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典型的经济形态。先后获评中国产业区块链城市核心集聚区、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连续3年位列“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

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不是简单地“定调子”“喊号子”,而是方向清晰、目标坚定地“迈步子”“撸袖子”。事实上,渝中的“起点”并不算高,“第一步”迈得并不轻松。作为重庆“起步”最早的全域建成区,渝中辖区高楼林立,但多数楼宇建设较早,硬件设施陈旧,设计功能不全。在362栋建成楼宇中,2000年及以前建造的楼宇占比42.38%,其中80%以上存在电梯配比不足、设备配置低、外观形象差等问题,直接影响楼宇租售价格和空置率。单一产权的楼宇仅有85栋,产权归集难度大,严重影响产业统一规划,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楼宇“年龄大”“形态散”,楼宇“英雄队伍”怎样建立?渝中将目光转向最需要楼宇的产业,将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调结构、促转型、提质效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思路,持续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通过不断提升楼均产出效益促进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一个个“立起来的园区”。

“楼宇英雄”从何论起

“楼均论英雄”,从何论起,才能准确测出经济发展动能、绘出产业发展方向,让“寸土”生“万金”?渝中化繁就简,重塑“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精细刻画出“英雄”形象。

找准“核心”,才能依托楼宇,锻造经济坚固的“钢筋铁骨”。对此,渝中以楼宇入驻率、税收收入、营业收入、特色产业、统一运营、租金水平、能耗水平为核心指标,建立了涵盖楼宇业态、产出、综合质效为一体的“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对辖区内商务商业楼宇进行分档评级。为了更好“把脉”,渝中从“源头”发力,打通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核心商务商业楼宇核心数据信息化,让入驻企业、空置面积、租金水平及物业管理等一目了然。

在“筋强骨壮”的基础上,渝中进一步迭代升级“楼均论英雄”指标体系,提升商务楼宇、商业楼宇、专业市场三类楼宇载体要素贡献度,精准丰富产业“血肉”。其中,积极引导重点商务楼宇发展专业服务、现代金融、科创服务等产业,助力打造重庆中央法务区、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商业楼宇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文旅文创等产业,持续壮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产业能级;专业市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贸易经济,推动国际货代集聚区核心区加速建设。

有了“筋骨”“血肉”,英雄“气质”如何?渝中将楼宇服务水平作为“气质”关键,将党建引领纳入“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推动管委会、街道打造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实施政务服务进楼宇工程,搭建“商代表+楼小二”企业服务平台,选派懂市场、懂产业、懂企业、懂企业家的服务专员,为楼宇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注册落地、企业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商事服务,实现“楼事楼办”“楼事楼管”。

“楼宇英雄”如何塑造

“楼宇英雄”形象清晰,楼宇经济目标明确,那如何塑造“英雄”,打造出“英雄辈出”的楼宇生态、“遍地开花”的经济生态?渝中围绕6个机制,给出了一套成熟的“解题思路”。

在渝中,每一栋楼都有专属的“政府管家”,这得益于责任闭环机制。渝中成立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开展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制定、载体改造提升、产业链条完善、服务配套优化等楼宇经济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管委会及街道联系服务楼宇责任分工体系,确保362栋商业商务楼宇全覆盖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机制。

为激励更多楼宇主体主动“跳一跳”,渝中还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依据“楼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配套实施金融、财政等要素优化配置政策,对A、B类楼宇给予优先支持。2023年,对楼均效益A、B类企业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3600万元,支持世贸大厦、大都会商厦等29栋老旧楼宇实施外立面、空调、电梯、车库等改造。

而与之相对应的建立反向追差机制,同样是渝中促进楼宇主动跟上“发展时序”的秘密武器。对此,渝中持续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低效楼宇、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体腾退、搬迁入楼、改造提升、依法整治等途径系统治理,帮扶一批低效企业提质增效,同步拓展“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楼宇空间产业链。

在渝中成为“楼宇英雄”,不仅有发展席位,还有明确的奔头。渝中进一步完善公开公正评价机制,确保“英雄”有地位。开发“渝中楼宇”微信小程序,上线辖区内楼宇数据监测、政策宣传、楼宇展示、位置查找、物业咨询等五大功能,大幅提升楼宇数字化服务水平,并每年择优遴选一批“楼均效益领跑者”楼宇在小程序上进行推介,方便有入驻意向的企业在线及时查询楼宇信息,对标所在行业、区域以及租金情况等。

同时,渝中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招引机制,按照“楼宇有定位、招商有方向、产业有集聚”的工作思路,厘清楼宇主导产业体系,建立楼宇经济招商代理机构、楼宇经济招商大使等选聘机制,推进楼宇招租与政府招商联动“招大引强”,据此先后落地“世界船王”马士基(重庆)、独角兽茶颜悦色等一批总部(重点)企业,成功招引新氧科技、科力锐等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领军企业,引进GUCCI香氛等首店30个,持续提升楼宇经济发展效益。

着眼“楼宇英雄”的全成长阶段,渝中持续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机制,建立优质载体支撑机制,推动产业集聚,通远大厦、信创大厦等获评全市软信产业“满天星”示范楼宇,打造环球金融中心、凯德来福士等特色法务楼宇,创造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联动的多赢局面。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