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干起来跑起来 推动渝中发展“列车”加速开往“春天”

本报评论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2月5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区委召开街道党工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2025年第一次季度例会,吹响了“抢开局、拼经济、促发展”的冲锋号。动起来,干起来,跑起来!全区上下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推动渝中发展的“列车”加速开往“春天”。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作为主城核心区、重庆“母城”,渝中新年开跑的“第一枪”早在春节前打响。1月10日,渝中举行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暨投产活动,35个项目开工、投产,总投资达到156亿元。

发展的窗口期稍纵即逝,竞争的关键战悄然打响。渝中必须立足“快”字做文章:项目建设要快,政策落地要快,服务响应要快。要始终坚持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持续加快推进各大项目开工、建设、完工,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对接争取,积极主动高效抓好政策兑现,主动对接服务企业,擦亮“宜商渝中”品牌。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速度背后是效率,效率背后是作风,唯有实干苦干、以快制胜,不断深化改革攻坚、着力扩大内需、强化政策供给,才能让“开门红”成色更足。

开局之战,不仅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新旧动能的较量。渝中土地资源有限,但是“新势力”迸发的沃土,必须紧扣“新”字谋突破:产业布局要新、消费业态要新、体制机制要新。

202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之年,是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之年,大量新政策、新机遇不断涌现,我们要利用好这些“新风向”,推动一系列“政策机遇”最大限度转化为“发展动能”。要力求产业升级寻求新突破,按照“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全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核心竞争力。要实现消费繁荣迭代新业态,升级“地标商圈”、发展“首发经济”、打造“多元场景”,以消费的快速回升拉动经济稳中有进。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效益好,大胆试、大胆闯、大胆改,用新思路、新打法实现新路径,持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内生动力。

开局冲刺,既要追求经济数据的“高开高走”,更要实现民生福祉的“稳扎稳打”。渝中作为老城区,人口密度大、腾挪空间小,现代化治理要求高,必须坚持“发展为民”的初心,让开局之“势”转化为民生之“实”,扎实筑牢城市发展的根基。

全区上下需以“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作风,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让“任务单”转化为“成绩单”。对标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区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分解、任务分解、责任分解,谋深谋实“四重清单”,聚焦实物工作量抓实经济运行调度。唯有如此,才能让“开门红”的红利贯穿全年,才能干出“月月红”“季季红”“全年红”。

春来风起、千帆竞渡;潮涌两江、百舸争流。站在新的起跑线,“发令枪”已鸣响,“起跑器”已蹬开,让我们凝心聚力、聚焦秒表、全力冲刺,圆满完成2025年的“第一棒”,为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渝中细化量化、落实落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