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揭牌暨成渝轨道交通产业专题数据库发布会举行,标志成渝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有效汇聚起成渝两地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该创新联合体是重庆首个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也是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产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联合体,由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四川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指导,渝中区市场监管局、金牛区市场监管局发起,重庆(国际)单轨协会、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赋能中心、成都轨道交通协会支持,吸引了众多成渝两地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旨在整合成渝地区轨道交通产业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知识产权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提升区域轨道交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会上,渝中区市场监管局、金牛区市场监管局还签订了跨区域知识产权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在知识产权保护联合行政执法协作、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海外维权协作交流、行政执法互认互通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渝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与金牛区不断加强区域联动和要素集成,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轨道交通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庆现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重庆造’轨道技术行业领先,将有效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国际)单轨协会在重庆单轨产业推行专利导航引领技术创新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已相继成功建立单轨交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市轨道交通产业专利导航中心。其中,重庆市轨道交通产业专利导航中心还研发了重庆单轨交通产业专利数据库线上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和金牛区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合作,为成渝地区知识产权协作增添了新样板,也能有效为其他产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将与四川有关部门共同支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强化对创新联合体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提供专题数据库资源,优化专利转化中心建设,促进专利转化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共同催生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天,重庆(国际)单轨协会、成都轨道交通协会还共同发布了轨道交通产业专利成果清单,重庆市轨道交通产业专利导航中心负责人就重庆单轨交通专利数据库系统作了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