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无汞医疗设备 助力国家汞公约履约目标达成全球环境基金渝中区医疗机构无汞替代试点项目启动

12月6日,记者从全球环境基金渝中区医疗机构无汞替代试点项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区生态环境局、区卫生健康委联合申报,今年8月渝中成功获批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的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生产淘汰及无汞产品应用示范项目”医疗机构无汞替代产品应用示范与推广活动试点,获得全球环境基金140万美元赠款。根据项目安排,试点项目已启动实施为期3年的医疗机构无汞替代产品应用示范与推广活动试点工作,预计将于2027年5月31日前完成。

今年启动 三年完成试点工作

据了解,全球环境基金成立于1991年,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等国际环境公约,为全球环境的良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次试点,是渝中首次独立获批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试点地区和目前全国唯一政府部门承担试点地区,充分体现了渝中生态环境工作的开拓性和国际化。

根据项目安排,试点活动于今年启动实施,为期3年,将于2027年5月31日前完成试点工作。将主要开展无汞体温计和无汞血压计应用示范活动,无汞体温计和无汞血压计应用推广活动,以及相应的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相关工作。

具体来看,在项目实施2年内,在全区选择14家示范医疗机构实现无汞体温计和血压计应用占比不低于80%。同时,加强对淘汰的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的环境无害化管理,根据项目制定的医疗机构汞无害化管理技术指南,编制示范医疗机构环境无害化管理实施方案并推动实施。在项目实施3年内,将示范医疗机构的经验在全区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实现全区所有医疗机构无汞体温计和血压计应用占比皆不低于60%的目标。

同时,在项目实施期间,结合项目开展的进度,针对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等容易受到含汞血压计、温度计破损造成的汞暴露群体,渝中将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让大家了解汞的危害、发生汞泄漏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进行应急处理等知识,提高汞及含汞废物无害化管理能力。宣传培训受众群体不少于5万人,参与活动女性占比不低于50%。

截至目前,区生态环境局、区卫生健康委从组建工作团队、开展专项调研、组织宣传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项目相关工作。

将试点项目与

各领域重点工作有机结合

“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区卫生健康委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工作,同时邀请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处室、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按照项目要求,渝中将投入不低于赠款资金5倍的配套资金(含实物配套)用于本项目建设,包括在全区开展的大中型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及小型医疗机构收运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和含汞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等方面的投入,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还将项目工作与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领域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比如,根据全市“无废城市细胞”建设中“无废医院”建设细则,结合项目内容,制定“无汞医院”标准,建设15—20个符合标准的“无汞医院”,便于全市推广医疗机构无汞替代、危废管理及处置等全环节管理要求。同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建设的健康小屋,配套无汞体温计和无汞血压计开展“无汞健康小屋”升级工作,建设20个左右符合标准的“无汞健康小屋”,结合“健康小屋”工作在全市推广。

同时,渝中还将加强成果运用及宣传推广,打造示范项目成果“渝中样板”。渝中区医疗机构无汞医疗器械替代过程相关做法和经验可供全市38个区(县)管理部门学习应用。含汞废物智慧化管理在渝中示范后,含汞废物监管信息系统可接入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推广。黄沙溪“无废城市”宣教基地可推广成为全市汞公约宣教基地。完善重庆与贵州的危险废物转移白名单制度,探索将汞危险废物纳入转移白名单,便于重庆汞危险废物安全规范处置。项目成果可凝练为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或典型案例,逐步向全国推广,持续发挥项目示范效应。

在全区医疗机构

推广无汞替代应用

渝中是全市医疗服务高地,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70多家,其中“三甲”医院9家、三级医院6家,拥有床位1.6万多张、医务人员2.3万余人,每年提供门急诊服务1500万人次、住院服务50万人次以上。

如何在医疗机构推广无汞替代应用?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前期初步摸排,全区各医疗机构现有各种温度计约2.5万余支,各类血压计约0.6万个,其中含汞体温计占比约90%,含汞血压计占比约80%。培训方面,区卫生健康委将把《汞公约及履约之路》等纳入培训计划,以5·12护士节、5·19世界家庭医生日、8·19中国医师节等活动为载体,实现医务人员培训全覆盖,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工作中来;面向社会群众,结合全区举办的4月爱国卫生运动月、6·5世界环境日、10·8高血压日等活动基础上,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专业优势,将汞污染危害和泄漏处理等知识纳入居民健康教育指导和入院宣教;在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设立无汞项目宣传体验点,增强群众对无汞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区卫生健康委还将促进各医疗机构围绕无汞替代,加强对淘汰的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的环境无害化管理,设立安全贮存箱,纳入全区医疗废物精细化管理系统,使汞危险废物处置安全规范;对替换应用的无汞体温计和无汞血压计加强评估,满足临床需要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从采购到处置的全周期、全链条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以健康为中心,以高效、安全、低耗、智慧、创新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绿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