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集中整治以来,渝中深入推进全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风险,促进渝中城市本质安全,也大幅提升了全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专班推进
多措并举形成整改合力
渝中作为老城区、建成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不仅有“停放管理难”“飞线充电多”等老问题,也有“外卖车辆多”“骑行人员杂”等新挑战。为此,渝中坚持高位部署,全力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今年6月,渝中将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列为“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之一,组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强化上下联动、条块协同。
工作专班迅速行动,一方面持续深入社区、企业,向广大群众普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与“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的危害,讲清事故教训、讲清法律责任、讲明事故后果,充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坚持深入各街道、社区、大型商圈、即时配送服务行业,摸底调查电动自行车使用需求及充电设施建设现状。
“通过综合分析,确立了‘物业小区建站增桩、快递骑手以换代充’的总体整治方向。”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专班的牵头推动下,渝中多个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开展多轮联合行动。今年6月以来,全区累计摸排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220处,清理违停充电车辆876辆,办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案件4件。
同时,渝中还出台《渝中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标市级要求,明确6大环节、22项具体重点整治任务,刚性立制强化源头治理。
政企联合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针对物业小区电动自行车整治,渝中有“四难”,即:空间有限停放难、缺少设备充电难、手段单一监管难、使用量少发动难的问题。
为此,渝中构建了“企业出钱建、物业派人管、业主有偿用”的小区充换电共享模式,实现了企业拓展市场、物业增加收益、居民充电便捷安全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有效化解了“四难”。
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以大型高层建筑居民小区为重点,通过政府牵线搭台,组建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居民议事小组,发动居民代表、使用人代表、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消防、充电站建设企业参加,实现业主、物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围绕公共空间使用、充电站址选择、建设出资及消防标准、收益分配和日常监管等核心问题进行广泛沟通协商,全力推进既有小区增设停放充电设施。
“我们还坚持人技结合,聚焦电动自行车末端使用环节,发挥数字化监管作用。”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中联合企业开发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对充换电站的实时动态监测,极大提高了事故预防的效率。下一步,该平台还将接入“141”基层智治系统,进一步提升数字重庆实战化应用效果。
目前,渝中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满电回家”、北斗卫星终端应用等重点项目,已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街区创建工作。同时,渝中正拟定印发《渝中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计划》,与各街道签订《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街道工作任务书》,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齐抓共管
打造“3分钟充换电圈”
“集中停放(充电)点,建得好,我的电动自行车有车位了,停车充电都放心!”近日,家住石油路街道云栖谷小区的居民王晓军点赞道。
石油路街道作为渝中充换电设施建设率先试点单位,辖区云栖谷、万科锦程、恒大名都小区已取得整治成效,实现停放秩序由“乱停乱放”转向“规范停放”、充电方式由“飞线”转向“无线”、规范管理由“单兵作战”转向“齐抓共管”。
“在充换电设施建设中,我们按照‘三不五配备’的标准,致力在全区打造‘3分钟充换电圈’,为居民和快递骑手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石油路街道已完成一期12个换电站选址和二期23个物业小区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规划。
据悉,“三不五配备”标准具体是指:按照不占用消防救援通道和操作场地、不设置在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内、不贴邻老幼病医等场所,配备充电保护和自动监测功能、配备火灾报警和水灭火等消防器材设施、配备实时监控和管理功能、配备责任公示牌和消防宣传标识、配备应急处置队伍和预案。目前,石油路街道辖区共计完成设置充电端口549个,满足了5000余户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需求。
民生一小步、幸福一大步,渝中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全市相关工作要求,截至目前,渝中已设置充电端口1615个(部分街道超额完成),完成进度93.35%,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群众营造了更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