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一米高度 ​提升城市温度

渝中奋力描绘“母城童心 渝中友好”美好图景

18ee0f607abccd8ba92202978bbda1dc_p1_b.jpg

    重庆牙科医院内设置的儿童游乐设施。

dc05423f10a09db6a4dacdce6fe07125_p2_b.jpg

 孩子与家长在滨江儿童公园玩耍。

image.png

红岩公园内配套的各种儿童游乐设施。


重庆牙科医院内设置的儿童游乐设施。

孩子与家长在滨江儿童公园玩耍。

红岩公园内配套的各种儿童游乐设施。

编制儿童友好空间布局规划

形成1核1网2圈3带N点儿童友好空间格局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常态化开展亲子沙龙、父母讲座、育儿学堂等公益活动300余场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8所

织密未成年人成长“保护网”

建成投用近百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深化儿童体验

组织各类活动上百场,受益儿童10万余人次

力争到2026年

全区实现儿童友好街区社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儿童友好”是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安全、健康、包容的条件、环境和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2022年7月,渝中成功入选第一批14个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名单。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从1米高度看城市”,将儿童优先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结合渝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人口结构、文化资源及产业布局等基础条件,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建成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儿童政策体系、提升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优化儿童公共服务,使“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实现“儿童友好,渝中更美好”发展愿景。

完善社会政策

凝聚“友好”共识

“小小的我,有大大的梦想。步道、轻轨、缆车和渡轮,都备好了我的行装……”

今年4月,渝中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在校学生及教师征集渝中区儿童友好城市主题曲歌词。其中,巴蜀小学学生游婼岚的原创歌词《一米·渝中》,从众多征集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评选组的一致好评。

“形成统一易辨、特色鲜明的‘儿童友好’传播载体,可进一步推进‘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区妇儿工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渝中在政策体系、儿童参与、空间友好方面正全力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2024年,区政府办公室印发《重庆市渝中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将紧密围绕政策体系、成长空间、公共服务、发展环境和儿童产业5大方面,聚焦11个领域,先后完成46项重点工作,为渝中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方向。

创新顶层设计,规范建设标准。今年6月底,渝中针对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景区、商圈等重点区域,研究制定了相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指引,夯实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基准线。例如,规定以儿童步行5—10分钟内距离为标准,逐步完善适儿化空间建设;明确到2025年底至少完成3处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或城市公园适儿化更新改造;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设置儿童游乐设施;规定商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建筑内的母婴室、儿童蹲位、地下停车场、商场出入口等处要增设儿童应急呼叫器;计划到2025年前,在城市“金角银边”完成组合滑梯、跷跷板、乒乓球台等各类儿童体育设施安装50个以上……加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主动服务大局,推动渝中发展。渝中还致力于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放置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等重大战略机遇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优化全区儿童产业结构、增加儿童产品及服务供给、提升家庭型消费吸引力为目标,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契机,创造渝中发展新机遇。

融入项目建设

打造“友好”空间

走进红岩公园,趣味造型滑梯、儿童滑索、沙坑等10余种儿童游乐设施跃然眼前,还有第三卫生间、高低洗手盆、儿童马桶等配套设施,处处可见“儿童友好”理念。

大溪沟校外美育空间适儿化改造项目现场,户外自然生态课堂、巴蜀文化长廊、户外活动游戏空间、儿童友好交通系统等星罗棋布,原来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还有重庆牙科医院,富有儿童元素的独立候诊区、趣味的儿童游玩设施,让小朋友放松身心、愉快候诊。同时,还开设儿童口腔周末及节假日门诊,贴心服务儿童及家长。

……

渝中作为建成区、老城区,难以通过土地扩张实现增量发展,只有寻求变量。为此,渝中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实现儿童空间友好,将儿童友好项目纳入全区重大项目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让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为渝中实现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有效策略与路径。

近年来,渝中发挥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围绕打造儿童友好核心功能区,儿童友好出行系统,解放碑和大坪儿童友好商圈,两江自然生态带、中央山脊游乐带、嘉陵江滨江自然生态带,社区、校园、院区、景区等重点区域,编制儿童友好空间布局规划,形成全区“1核1网2圈3带N点”的儿童友好空间格局。如今,渝中先后投资建设的儿童友好重点项目全面发力,完成了巴蜀小学、巴蜀幼儿园等7所校园新建改建,完成以“红岩精神”为核心的红岩儿童公园、以“亲子亲水”为主题的滨江儿童公园等4个儿童公园的修建。

渝中还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社区院坝、屋顶空间、城市公园连接点等“边角料”空间,打造适合儿童的休闲娱乐区,完善儿童配套设施,打造“金角银边”,形成具有渝中辨识度的城市微空间适儿化改造范例。

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友好”环境

“这个稻谷脱壳之后,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吧。”“快来拍照打卡,我要做珍惜粮食的小小行动者。”……在中山四路儿童友好馆的“米宝宝街角”,“珍惜粮食互动打卡”“儿童用餐礼仪培训”“大食物观手绘”“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正长期开展中。

中山四路儿童友好馆作为全市首个儿童友好馆,致力于打造具有辐射重庆兼具示范意义的儿童友好空间样本,并为儿童提供了多元化的社会参与体验。而馆内的特色区域——“米宝宝街角”,作为全市首个“珍惜粮食”主题街角,早已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在德精小学就读的谢昕芮同学就是“米宝宝街角”的志愿者,负责为来馆参观的市民、游客作引导和讲解。“志愿者的身份,展现的是渝中‘母城’的儿童形象,体现的是新时代孩子的精神面貌。”谢昕芮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这座城市给予我们更多友好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努力、茁壮成长。”

同样,社区作为儿童健康成长最广泛、最前沿的场所,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

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渝中按照“试点示范+全域推广”的思路,已明确将打造以“红岩儿童行走的思政课”为特色的红岩村社区、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特色的曾家岩社区、以“儿童参与社区建设”项目为特色的人和街社区、以“儿童议事会”为特色的茶亭北路社区、以“老旧小区适儿化微改造”为特色的中山二路社区、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关爱”为特色的湖广会馆社区等特色项目。力争到2026年,全区实现儿童友好街区社区覆盖率达到70%以上,成功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渝中特色的儿童友好街区社区。

赋能健康成长

完善“友好”服务

“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天下午的特色课程。”“上次‘家政课堂’,我做的小蛋糕可好吃了。”……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今年7月,曾家岩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正式开课。在持续2个月、共计10个星期的课程中,孩子们学习历史文化、制作趣味手工、开展社会实践、掌握安全知识等,度过了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曾家岩社区暑期公益托管班作为渝中完善儿童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探索实践,获得了诸多好评。今年,渝中持续赋能儿童服务,围绕强化儿童参与、优化儿童保障、深化儿童体验,确定了44项年度重点任务,精准匹配儿童需求,不断丰富、提高儿童公共服务内容和水平。

优化儿童保障,助力健康成长。渝中先后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红领巾爱学习”等学习活动上百场,强化思政赋能;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8所,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学生视力健康数字化系统,加强青少年健康管理;常态化开展亲子沙龙、父母讲座、育儿学堂等公益活动300余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深化儿童体验,打造生动实践。渝中先后组织开展“儿童友好,渝中更美好”IP形象征集、“童视界 绘母城”绘画作品征集、“童在母城,童享未来”寄语短视频征集、“母城童心,大区小事”系列职业体验、“童心同城,渝见未来”儿童观察建言、“母城童心,渝中友好”六一嘉年华、“童趣博物,共建友好”文物保护等各类活动上百场,受益儿童10万余人次。

强化儿童关爱,打造友好氛围。渝中利用“六一”儿童节、世界儿童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实施全城“点灯亮屏”行动,在解放碑十字金街、龙湖重庆时代天街步行街LED大屏幕和全区414个物业小区、商务楼宇的电子广告屏滚动播放儿童友好宣传海报,给予渝中儿童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描绘出“母城童心 渝中友好”的美好图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