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送上门的急难愁盼”办好办实

公益性儿童托管物美价廉、名额紧俏,暑假“神兽”何去何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不该收费,收费标准如何定……在新重庆客户端融媒交互应用平台“人民来信”上,老百姓的诉求变成一个个字符,直抵各个区县党政一把手,成为领导干部们心中的“头等大事”。

听民意,是知民心、解民忧的前提。如何听?时代在变,手段更迭,但人民至上的初心不变。互联网时代,“人民来信”有了全新载体,指尖一点、屏幕流转,诉求一键直达。打开“人民来信”应用,界面爽朗、诉求凸显、功能清晰——市民发现外墙隔音屏有掉落风险,当地规建办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拆除,现已整改完毕;市民反映自来水存在异味,工作人员对水管网反复排空清洗,现已恢复正常;农贸市场区域路灯不够亮,社区立刻采购两盏太阳能路灯,优化道路照明条件。

来信抵达,行动跟进,回信答复,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人民来信”,顾名思义,就是老百姓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倾诉生活中的急难愁盼,这是一种信任。一方面,面对各类问题、矛盾,老百姓选择理性表达,通过官方平台传递自己的声音,不冲动、不激进;另一方面,老百姓对相关部门有足够的信心,才愿意主动把急难愁盼“送上门”。而政府回应的速度、处理的效率,又会强化这种信心,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一封封来信,一头联系个人、企业,一头联系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成为真诚倾诉、善意沟通的桥梁,成为重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创新探索。这一次,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平台,不仅发力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更通过专家大咖入驻帮问、建设性舆论监督报道、主题建言征集、融媒创意产品、舆情信息分析研判等,更好地拆解“送上门的急难愁盼”,助力领导干部“走出门”,把更多矛盾化解在源头。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倡导践行的优良作风。这八个字里,有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有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用好“人民来信”,把“送上门的急难愁盼”办好办实,做到件件有回音,确保事事有着落,就是对老百姓最好的“回信”。

(原载《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