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重庆“母城”,底蕴厚重,孕育了巴渝文化、统战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是重庆的“根”和“源”。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强国号角催人奋进。渝中区扛起教育强区的责任和担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
教师强则教育强,人才聚则事业兴。渝中区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在规划设计、专业成长、配套保障等方面出真招、亮实招、谋新招,全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如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市区级名优教师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实验区、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等诸多“国字号”荣誉。
尊师重教强根基教育优先加速培育一流强师队伍
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作为重庆“母城”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渝中教育更是源远流长,重教兴学,文风炽盛。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渝中区坚持“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的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集全区之力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当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
渝中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的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作为工作目标,将人才建设纳入《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渝中区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成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区教委、研修机构、基地学校为层级的三级管理模式,形成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渝中区更是倾力支持、做足保障。
多渠道“引”。积极探索引进名优教师路径,在校园招聘、公招、考核招聘之外,还针对性地开展选聘工作,近三年,成功引进优秀教师400余人,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全方位“励”。渝中区给予各类工作室经费支持,加强评职晋岗、干部任用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激励保障,为教师营造安心从教、静心从教、舒心从教的良好氛围。
赓续尊师良好传统,营造尊师良好风尚,滋养着渝中师者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肩负使命、教书育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推进“人文渝中尚品教育”建设,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奉献师者力量。
精神浸润铸师魂
严管厚爱
涵养德才兼备之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四有好老师”到“教育家精神”,关于教师的形象越发清晰。
新时代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
“世界上有许多种老师,其中有一种,能够为你的生命底色增添一抹暖阳,历久弥新,我们的韩老师,就是这一种。”学生口中的韩老师是巴蜀中学教师韩武红。
他选择了教育事业,一扎根就是三十多年,他打造家文化班级特色,用“走心、有心、用心”教育滋养孩子,他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答疑解惑,指引方向。他尽己所能地带领学生去体验数学的逻辑美,发现数学的数形美,欣赏数学的创造美……他像太阳一样明亮温暖他人,不仅获得师生喜爱,今年还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巍巍师魂,时代标杆,令人钦佩。然而,只要深入渝中区的校园,就会发现,与韩武红类似的育人楷模还有很多。
渝中区大田湾小学教师周明星用一颗爱心守护孩子成长,以一颗诚心探索教育之路。用孩子们的话说:“她像太阳一样温暖,像大树一样可靠。学习上有难题,她总有魔法解答;心情低落时,她总有甜甜的笑来安慰,就像妈妈一样贴心。”
毫无疑问,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绝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而是生动鲜活的师者形象,恰如当下正在渝中区涌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优秀教师。
师者,德为先也。渝中区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积极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党建引领立标杆,强化教师党支部与党员教师的作用,使其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与示范标杆,推动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严守标准守底线,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通过导师制、帮扶制等形式,建立师德学习、成长共同体,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选树先进聚能量。定期组织优秀教师、最美教师选树,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健全培养体系,建立师德师风培育涵养、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强化榜样力量。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件细水长流的工作,要扎扎实实地落实,长久的浸润式的渗透。2024年初,渝中区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通知》,围绕实施政治建设“思想铸魂”行动、实施规则立德“固本强基”行动等七个行动,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为渝中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强师赋能攀高峰
系统谋划
打造特色人才高地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国良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头戏。
“践行教育家精神,需要落在日常和行动。”渝中区充分领会其中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更深度的胆识和谋略,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的希望,渝中区铺就成长“快通道”,变“新生力量”为“有生力量”。
前往基地学校参与跟岗研修,在学科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科教学……混合式、多样性的规范化培训帮助为年轻教师扣好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渝中区抓好新进教师培养,挖掘人才队伍“活水源”。实施“青蓝工程”,采取“2+1+1”培训模式,近三年安排新教师300余人参与基地校跟岗研修项目,让新教师在名校浸润、名师引领下,实现自身高起点、高质量成长。
骨干教师是教师群体的脊梁,渝中区打造人才发展“加速器”,助“中间力量”为“中坚力量”。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深化区校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针对性、引领性、前沿性、时效性的精品课程和在线课程,组织“走向未来卓越领导者”校长培训、骨干校长异地驻校研修,取得突出成效。
名师是前行路上的灯塔,渝中区拓宽人才队伍“蓄水池”,以“名师大师”孵化“优师强师”。
实施“教师校长十百千工程”计划,狠抓“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支队伍,分别制定《管理办法》,建构“三名工程”建设总体框架,目前已有三类工作室42个,参训学员600余人。
得益于渝中区对教师的重视和培养,一个个教坛新秀崭露头角,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一位位名师在全市乃至全国声名远扬。李永红、罗虹、罗化瑜、郭莉等名师工作室辐射市内外。
时代飞速发展,当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铺展开来,当数字重庆建设的冲锋号声声入耳,渝中区乘势而起,在培养“数智”之师上一路高歌向前。
渝中区在获评重庆市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的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以“乐学、会用、有效”为目标,形成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渝中范式,获评“慧学工作坊”“创客教育联盟”等全国典型项目、案例27个;获评市级以上人才项目28人次,不仅更好地为服务教育现代化提供了路径,也为优秀教育人才奔涌开来点燃了引擎。
辐射引领强担当
倾力而为
渝中经验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2023年,巫溪县28名教师来到渝中区学校跟岗研修,学校以暖心接待、专人负责、无私分享,让老师们收获满满。与此同时,渝中区17位优秀教师在巫溪进行了长达半年以上的支教,克服困难、认真履职,将智慧与汗水倾洒于此。
支教教师詹梅以其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获得了学校的高度认可,尽管已经结束支教,她依然获得学校颁发的“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这是一场打动人心的“双向奔赴”。渝中区和巫溪县两地合作源远流长,协同发展根深叶茂,两地教育更是自2001年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长期支教、定岗教学、名师引领、主题教研、送教下乡,技术支撑等方式,借助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助推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常态化,为全市教育协同发展作出了示范。
这仅仅是渝中区教育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重庆“母城”、教育强区,渝中区名校云集,名师荟萃,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全市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实现城乡师生共建共享的教育新生态,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并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至全国346个城市。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引领性数字教育示范项目:巴蜀中学“5G+智慧教育”、重庆二十九中“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巴蜀小学“学·教小助手”、人民小学“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等等,辐射带动全市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为渝中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立足西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渝中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成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11所,国际学生接收学校9所,与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13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区内巴蜀中学、巴蜀小学、人民小学、人和街小学等学校缔结了85所海外友好学校,教育对外开放的途径更加多元、影响更加深远。
师者力量,育人兴邦。渝中区将瞄准高位,不断夯实基础、强化保障、创新举措,炼就一流教师队伍,为“人文渝中尚品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打造渝中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为创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贡献教育力量,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谭琳姚兰胡忠英
图片由渝中区教委提供
(原载《重庆日报》)
链接>>>
铿锵步伐荣誉见证
师德典范
近五年推荐选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17人次,获评全国、全市师德师风典型案例4例。
干部队伍
加强教育系统干部梯队建设,加大“85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培育市级党组织书记“双带头人”3人,国家级、市级骨干校长11人,重庆市“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对象9人。
名师优才
持续实施“三名工程”“群鹰、奋飞、领航”“十百千”等人才培育计划,建成区级及以上“名校长”工作室7个、“名师”工作室3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