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惠民有温度 幸福生活成色足我区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实施文体惠民工程,计划全年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100场,目前已完成83场,完成率达83%;新建文图社会分馆5个,目前已完成了8个,完成率达160%。

惠民文艺服务进基层

悠扬的音乐旋律、简单的音响道具、质朴的舞台造型,4月27日,“乐响渝中”音乐会在十八梯城市阳台深情开唱,让市民、游客在街头巷尾邂逅一段段动人的旋律。

音乐会上,重庆知名音乐人李波、中国内地流行音乐歌手比布文才登台,伴随轻快的吉他声,演唱《渝调》《晚霞》《可可西里》《漫步山城》等经典曲目,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

据了解,“乐响渝中”音乐会是我区精心推出的又一文化惠民工程,音乐会每月在渝中城市街巷进行常态演出,演出内容包含“国乐故事”“漫步山城”两部分,既有古筝、中阮、琵琶等传统民乐展示,又有时尚经典的流行音乐演奏,已陆续在十八梯、戴家巷、印象城、鹅岭贰厂等地举行了12场,惠及群众上万人。

事实上,这只是我区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不断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持续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精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积极发动文艺骨干、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非传承人和高层次、高水平艺术名家加入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将内容丰富的文艺作品带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深受大家喜爱。 

今年以来,我区已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83场,包括举办“乐响渝中”音乐会,开设免费培训班,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推广讲座,推出大型展览,组织惠民演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供流动阅读服务等多个类别。

“现在的生活美得很,只要你愿意出门,演出、展览丰富多彩,既饱眼福又开眼界!”家住大溪沟街道红球坝社区的居民王女士表示,作为一名渝中人,业余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应有尽有,给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利民服务阵地更便捷

“如今来医院看病还能借阅图书,排队也不那么枯燥了。”7月18日,前来市中医骨科医院化龙桥院区就诊的市民邓女士,在新投用的“城市书房”沉浸式阅读,感受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便捷与独特。

据悉,市中医骨科医院“城市书房”,是全市首家在医院开设的“城市书房”,也是市中医骨科医院进一步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服务的暖心举措。

该城市书房占地面积90平方米,有近30个阅览座席,内设有咖啡吧。10个楼层还建有图书漂流站,同时还配备了党建政治、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医学生物、少儿读物等多领域图书期刊共3500余册,是集图书借阅、自修学习、茶饮休憩为一体的现代化公益性自助阅读空间。

文化设施建设“进度表”,映射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也检验着群众幸福生活的成色。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公共文化需要和老城区、建成区空间有限的两难境地,我区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总体规划,依托辖区内密集的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区文图两馆(总馆),与街道文化中心(分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和社会单位共建文图馆服务点,不断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今年以来,区文化馆新建社会分馆4个,分别是山城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分馆)、巴渝诗词博物馆(传统艺术体验分馆)、阿青音乐坊(音乐体验分馆)、七星瓢虫艺术教育(少儿艺术分馆);区图书馆新建社会分馆4个,分别是市中医骨科医院分馆、巴蜀中学张家花园校区分馆、中华路小学分馆、母城文化分馆。

对此,居民曾达问赞不绝口:“最近天气热,多亏了这些‘家门口’的文化利民活动场所,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免费吹空调,对群众来说确实很巴适!”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