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巴山渝水播撒革命火种

张闻天(1900-1976),字闻天,江苏南汇(今上海浦东新区)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1924年10月至1925年5月,张闻天在受聘任教重庆二女师和川东师范期间,与共产党人萧楚女、杨闇公并肩作战,同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播撒革命火种于巴山渝水之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重庆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艰辛探索追求真理

1917年7月,张闻天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引起中国舆论的关注,张闻天也深受“劳农革命”胜利的鼓舞,开始尝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去探求改造中国的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张闻天立即投身南京学生运动,成为“河海”最为活跃的几个学生之一,他与沈泽民等创办了《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以“开通民智,增进民德,发扬爱国精神”为宗旨,报道南京及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积极宣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张闻天作为重要撰稿人,在日刊上发表了不少政论、杂评和随感录,表现了他渴望解救中国的爱国感情和进行思想启蒙的热忱,以及对改造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闻天在发表的《社会问题》这篇文章中,紧紧围绕中国革命这个根本问题阐述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篇重要论文。

1919年12月,张闻天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他在学会刊物《少年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时事短评、散文、杂感和诗篇,内容涉及劳工问题、文化问题、青年问题和妇女解放问题等。这是他继五四运动以后,对中国的现状和革命问题进行的思考与探索,从中可以看出张闻天改造中国的勇气和决心。1920年7月,张闻天赴日本留学。1921年回国后,8月进入中华书局任“新文化丛书”编辑,受同在中华书局任职的共产党人李达等人的影响,又经过对各种思潮的比较和鉴别,张闻天的思想逐步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922年9月,张闻天赴美国旧金山任《大同报》编辑,其间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进步文学作品。1924年1月,张闻天回国后继续在中华书局任编辑。5月,他创作的以中美两国社会为背景反映五四青年思想历程的长篇小说《旅途》和话剧《青春的梦》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赢得了“少年文学家”的美名。

巴山渝水播撒火种

1924年10月,张闻天辞去中华书局的工作,受聘到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英文教员。他利用学校讲坛和报刊,宣传五四精神、新文化和新思想,并积极支持二女师学生的择师运动,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任教期间,张闻天还组织部分觉悟较高的学生学习《新社会观》《共产主义ABC》等著作,使他们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在这场斗争中,张闻天同共产党人萧楚女、杨闇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点燃起的革命火焰,引起了反动军阀和封建势力的憎恨和恐惧。“张闻天提倡自由恋爱”“萧楚女播弄风潮”,成为两个主要的攻击目标。反动势力集结力量,造谣诬蔑,迫使张闻天难以在二女师执教,于1925年3月应聘到川东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

面对反动势力的攻击,张闻天没有丝毫动摇退却。到校后,他指导进步学生创办了《南鸿》周刊,并亲任主编,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南鸿》以杂感、短评、散文诗、小说等活泼的新形式,抨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深刻批判旧制度、旧思想,推动了重庆的思想启蒙运动。与此同时,重庆团地委以平民学社的名义创办了《爝光》周刊,张闻天和萧楚女在两个刊物上大量撰文,抨击反动军阀,支持革命运动,并肩向反动势力发起了进攻。《南鸿》和《爝光》的战斗火焰把重庆变成了一个造反的世界,引起了反动势力对张闻天更大的忌恨。1925年4月初,反动势力发动了一个诬蔑张闻天没有“人格”、鼓动学生予以“驱逐”的谣言攻势,妄想将张闻天赶走。然而事与愿违,敌人的造谣激起了川师学生的强烈不满,酿成了“川师学潮”。在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中,张闻天不避锋芒,用杂文作武器,揭露和回击了对他的攻击。萧楚女、杨闇公则四处动员进步青年支持张闻天。斗争持续到5月中旬,反动军阀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重庆卫戍司令王陵基以“败坏风俗,煽惑青年”的罪名,悍然下令将《南鸿》《爝光》封禁,并勒令张闻天、萧楚女等人限期离开重庆。

经过这场同反动势力的英勇斗争,张闻天的思想取得了突飞猛进。他在离开重庆时表示,自己的理想是“反抗”,职务是“战斗”,要“替被压迫者喊出不平的呼声”,“努力求人类的解放!”同时,他“深深觉得要战胜这个社会,必须有联合的力量,单靠个人的文艺活动,是做不到的,而共产党是反抗这个社会的真正可靠的力量”,产生了加入共产党的强烈愿望。带着山城重庆的战斗硝烟,张闻天回到正在掀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上海,他立即投入到这场革命洪流,在疾风暴雨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道路。

(区委党史研究室文/图)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