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者”到“师者师”区教师进修学院李永红培养“大国良师”以“启学”

一路奋斗,他走出深山,潜心研究乡村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之道,希望通过以“带出一名好教师就能教出一群好学生”的方式弥合城乡教育差距。

一路向前,教育部首期领航名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等头衔加身,他却丝毫不敢停下脚步,不断挑战教育改革前沿难题,以期用教学科学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他就是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永红,一位关注关心山里娃成长成才的“师者”,一位为西部偏远地区培养了无数优秀一线教师的“师者师”。

农村教育奋斗者

让山里娃和县里娃站在同一起跑线

1986年,李永红走进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行的大山深处,成为了当时铜梁县旧县区岚槽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连学校校长都疑惑:“小伙子,怎么主动选择我们学校?”

19岁的李永红,跟着校长走进一个年代久远的戏台子,看到“一块木板+四摞砖头”组成的床和几只在脚边乱窜的老鼠,得知这三面漏风之地就是“教师宿舍”后,他青涩回答:“我是铜梁人,我当年没考上大学,我想让这些孩子考上大学,走出这片大山。”

这“答案”的实现并不容易。学校学生600多名,老师却寥寥无几。转眼8年过去了,某次铜梁县教委调研,发现岚槽中心小学出现了一个惊人“奇迹”:该校走出来的山里娃,居然有23名考上了大学。这“奇迹”很快传遍县里,各校校长纷纷向李永红抛出“橄榄枝”。选择很多,但李永红怀揣着“县城里的学生不缺我这么一个老师,但是乡村学生需要我”的赤诚,毅然选择了一个离县城7公里且在同级学校中较差的乡镇学校——凉水乡中学。

1994年,李永红开启了骑车驮菜去教书的岁月。教书为何要骑车驮着菜去?因为学校离县城远且交通不便,需要壮年男老师轮流用自行车给学校食堂买菜,每周至少一次,一次一百多斤。于是,到新岗位报到的第二天,李永红就花了大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旧自行车。

中学教学任务繁重,身兼语文科任老师、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的李永红,为了让山里娃和县里娃站在同一起跑线,每天6点起床、晚上10点到家,备课完基本都是零点时分。这样“早6晚12”的日子一晃又是6年,李永红又创造了“奇迹”——该校语文中考成绩稳稳占据铜梁同级学校前三名的位次,连续6年霸榜。

“山里娃的成绩也可以跟县里娃的成绩一样好了噢!”李永红回忆,这是他当年最喜欢听学生家长说的一句话,这句话饱含了太多深意,也标志着山里娃和县里娃在当下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城乡教育差距弥合者

潜心破解语文教学实践之难的“师者师”

2000年,李永红考调进入曾连续18年蝉联重庆市重点高中联招考试第一名的巴川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

从一名山村教师成为重庆市级名校教师,李永红又有了新目标——为弥合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而奋斗。于是,他从初一年级中,选择了一个成绩较弱、学生大多来自大山深处的住校班担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积极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培训,针对城乡教育中存在的不平衡,立足现实的同时从教学技术手段上寻求破解之道。

一边研究重大课题,一边将研究成果运用在班级日常教学中。3年后的中考,当初被李永红选中的“弱班”,语文成绩120分以上的学生超过了其他班4倍以上,其中有2名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超过了130分。当年,全市语文成绩130分以上的考生也仅有22人。

因工作成绩异常突出,李永红由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巴川中学教育科研室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等,2010年又担任巴川中学副校长,成为了重庆基础教育界领军人物。“我个人微不足道的成绩印证了一个事实,带出一个好老师就能教出一大群好学生!”李永红心中认定了这个理,也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个理——

2013年,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教学改革成果评选中,李永红以《初中“生活化作文”研究专著(系列)》夺得一等奖。同年,铜梁区教委组建了李永红名师工作室,以开发写作课例为攻坚方向,促进一线教师提升写作课程开发能力和写作教学能力,该工作室培训的教师遍及全国。“在我心里,李永红就是‘师’这个字的具象化,他是我们的‘师者师’!”一位来自新疆库尔勒的中年语文教师感慨。

教育改革前沿探索者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16年,李永红被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人才引进,成为初中语文教研员,并成立李永红名师工作室,不断开发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有成效的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提供最可落地的教学方案。

近年来,李永红不仅前往全国各地开展了近1000场次的示范课、教师讲座,还进行了无数场次的线上直播教学,观看师生累计12万人次。经过李永红各类教师工作室的专业提升,先后有7名教师荣获重庆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2名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1名教师成为正高级教师和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6名教师成为区、县和市级骨干教师,5名教师成为市级学科教学名师。

“我希望让包括语文教学在内的教育走向科学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李永红认为,未来教育是一项高度科学化的专业,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用专家乃至科学家思维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