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宜商渝中”营商环境品牌 让广大企业入“渝”得水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投资兴业,优选渝中。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经济软实力、区域竞争力、市场源动力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渝中瞄准“同样条件成本低、同样成本服务好、同样服务机会多”的目标,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宜商渝中”营商环境品牌,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保障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有力激发。

营商环境好不好,是否可以量化?答案是肯定的。2023年,渝中共计新增经营主体20119户,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51%,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2024年1-5月,渝中新增经营主体8167户——落户渝中、扎根渝中,广大企业“用脚投票”,为渝中营商环境作了最好注脚。

市场环境

高效便捷优质有序

近日,杨府餐厅工作人员肖潇来到区市场监管局综合窗口,办理企业变更登记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等多项业务,仅用1个小时就全部办理好了。

“以前,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要到两个不同的窗口递交两套材料,分开办理,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了。”肖潇说。

据介绍,2023年开始,渝中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营业执照与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许可“证照联办”模式,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法定代表人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变更等业务时,只要填写一套表单,进行一次签名,便可同时获得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截至今年5月底,共有2507户经营主体享受到“证照联办”的改革红利。

近年来,渝中不断便捷市场主体准入,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实现企业开办最快1小时办结,“一网通”平台办理率达99.9%,港资企业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40个。同时,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为20天,通过企业注销“一网通办”平台,144户企业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海关、商务等跨部门业务同步指引、一网联办注销。

“请问你们有没有资金需求,用人用工是否有缺口?”6月24日,大坪街道工作人员走进辖区企业,上门宣传惠企政策,指导、帮助企业熟悉政策、享受政策。

近年来,渝中不断加强政策帮扶,出台43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政策措施和18条促消费相关措施,以及《渝中区稳企惠企政策服务指南》。此外,渝中还聚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清理,清偿率达100%,清理涉政府机构拖欠市场主体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行为,不断打造“诚信政府”。

政务环境

有求必应服务一流

“‘一窗综办’太方便了!大大超出了预期。”日前,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的一家商贸公司经办员李先生,对业务办理的便捷高效连连称赞。

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这样的“减法”,是渝中持续推动政府服务改革的缩影。如今,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比例逐步提升,“一窗综办”改革实现了20余个部门的33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

“一件事一次办”“一公里政务服务圈”,当前,渝中已实现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等80个套餐上线“渝快办”,让市民足不出户办手续。同时,在辖区街道、社区、园区设立注册登记免费帮办服务点46个,下沉21台自助服务一体机,为市民提供“7×24小时”就近办理服务,提升办事便捷度。

成渝一家亲,办事不费心。渝中不断完善“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综窗建设,推行线上“全程网办”,线下“异地代收代办”模式,实现140项事项“跨省通办”,311项事项“川渝通办”。

“我们有些员工面临驾驶证换证,在哪里体检和办理最便捷?”今年1月,渝中区“助企帮帮团”企业接待日在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来自雷格斯商务咨询公司的代表现场发问。

“建议可以直接到渝中区车管所体检、办理换证是最方便的。”区交巡警支队综合大队负责人解释。“企业有困难、有诉求,不出大楼就解决问题。”企业代表表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身边的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渝中搭建了“区领导+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重点(总部)企业服务三级对接联系服务机制,“一楼一专员”为重点楼宇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工作。

2023年以来,全区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座谈交流等形式联系走访企业3976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367件,问题办结率96.4%。“助企帮帮团”开展进园区、进楼宇“企业接待日”活动,累计办理企业问题诉求240余项,优化提升涉企服务。

法制环境

审慎包容公平正义

良好的法治环境就像阳光和水,直接关系到地方营商环境质量。

2023年初,区检察院在办理一大型民营企业A集团5名员工在企业融资项目中侵吞财务顾问费的职务侵占案过程中,全力开展追赃,挽损追回赃款7666万余元,有效保障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渝中建立了多元解纷新模式,成立全市首个诉调对接·速裁中心,纠纷调委会数量增加至19个。设立重庆首家涉侨纠纷法律服务中心,创新“专业机构+专家顾问+侨务调解员”服务团队模式,让企业有了更好的法律依靠。

同时,渝中组建了“人民调解讲师团”,成立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79个社区均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3个派出所均设立人民调解室,辖区重要楼宇、交通要道、医院设立调解室或警务室。推广运用“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共受理案件9036件,平均审理周期23天。

去年10月,成渝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在区法院揭牌成立,负责调处成渝金融法院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民商事、行政纠纷,推进诉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近几年,成渝商事调解中心、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重庆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平台纷纷落地渝中,西部金融中央法务区正式揭牌。渝中不断搭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与涉外企业信息交流平台,打造了中联等6家首批“全市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渝中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保护法官工作室,建立全市首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站、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入选全国指导案例。

创新环境

汇聚资源激发活力

渝中面积有限,单位面积的“亩产出”是关键,而各类科技前沿实验室、研究院和“专精特新”企业,则是提升“亩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渝中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重庆医科大学结构性出生缺陷与器官修复等23个重点实验室、国网电力公司能源复杂系统测量技术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及新建。

同时,新增华工智研院、途作林杰、诚智鹏等3家区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设渝中数字科技产业基地孵化器、相互链接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18个。2023年以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1家、国家重点软信企业2家。

为了更好为科技企业保驾护航,渝中持续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制定出台《重庆市渝中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试行)》,2023年兑现2155万元的区级创新政策资金,推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增量,累计为129家企业发放2.1亿元融资贷款。

去年4月,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获批第二批自贸联动创新区,这是渝中积极承接创新试点的缩影。除此之外,渝中还有许多个“第一”和“率先”。

渝中在全市率先打造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保税展示+跨境电商”快速配送新零售模式试点,环球金融购物中心入选重庆首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试点商店,在重庆天地打造重庆首条国际友城美食街区。

同时,渝中还在全市率先开展铬矿进口优化检验模式、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多式联运境内铁路运费扣减试点。“汇保通”汇率避险、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机制获评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

要素保障环境

优质完善支撑有力

“对面就是公司,下楼就有咖啡厅、健身房,附近商场好几个,真是太舒适了!”今年春节后,在化龙桥国际商务区上班的李亚玲“拎包入住”了附近的人才公寓,得到了价廉物美的居住体验。

近些年,渝中不断栽好人才“梧桐树”,出台了《渝中区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试行)》,配套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安家补贴实施细则等10项支持举措,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68项服务项目完成上线,筹建人才公寓2000余套。

“这两年我们遇到了资金缺口,请问你们有没有适合我们这种人力资源公司的金融政策?”今年6月18日,区工商联举办的政银企对接会上,重庆新强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江南现场提问,并得到了银行代表解答。

近年来,渝中持续搭建金融“信息桥”,强化金融要素资源供给,依托银行网点,累计打造金融服务港湾19家,成功落地成渝金融法院,设立全市首家文旅支行,与10家银行合作推出“助企贷”等5款政银合作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渝中累计为6415户区内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2.8亿元。同时,深入推进政银企融资对接“金桥行动”,高质量举办融资对接活动40余场。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61.7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此外,渝中还优化配套服务“软环境”,开设水电气讯联合办理窗口,实现二手房水电气联动过户。全区集聚9家三甲医院、6家涉外医疗服务医院、9所国际学校,国际酒店、国际公寓等配套设施及服务持续完善,让更多优质企业选择渝中、扎根渝中。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