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擦亮生态文明底色 锐意进取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我区亮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绩单”

在全国率先启动内河在用船舶(“两江游”客船)尾气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并成功获批年度市级生态环境“以奖促治”资金;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医废贮存及转运数字化管理创新经验入选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创新探索、精准施策,擦亮生态文明底色,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在全国率先

开展内河在用船舶尾气治理

氮氧化物综合治理率达90%以上

夜色如墨,华灯初上时,“两江四岸”的璀璨灯火倒映在江面上。“两江游”船舶驶过如梦如幻的洪崖洞,为重庆绚丽夜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颜色。但常年在“两江四岸”核心区江段高频运行,“两江游”船舶也带来了大量废气污染问题。

“现有的‘两江游’船舶排气污染物排放水平仅能达到国家一阶段排放标准,部分游船甚至未达到一阶段标准。而‘两江游’船舶常年在‘两江四岸’核心区江段高频运行,每天运行3-4小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影响明显。”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船舶废气治理,对改善“两江四岸”核心区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刻不容缓。

在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于202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内河在用船舶(“两江游”客船)尾气污染治理试点工作。试点中,区生态环境局按照“一船一方案”原则,通过对船舶加装SCR尾气后处理装置,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治理,并以此次治理试点工作为切入口,探索老旧船舶尾气污染治理的可行路径。

目前,“两江游”船舶——“长航朝天门”轮已完成了治理设施的安装、调试,并开展了基于船舶实际工况的尾气排放监测,尾气中氮氧化物综合治理效率达90%以上,可实现年减排氮氧化物8.5吨左右,超过预期环保目标,是国内首艘完成了尾气氮氧化物高效治理的内河在用船舶,开创全国先河。

“目前从运行的效果来看,治理后,船舶动力未发生明显衰减,安全评价符合要求,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削减显著,优于全球最严苛的国际海事组织IMO的Tier III标准,治理后NOx排放浓度仅为Tier III标准限值的20%左右。”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詹利介绍,船舶进行治理后,能有效保障船员及游客的身体健康,实现船舶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

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渝中的所有“两江游”船舶,都将实现船舶废气的高标准治理,完成高污染船舶到“环保”船舶的转型,也会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乘坐游览感受,进一步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共赢。

构建“1+2+N”

信息化管理体系

形成医疗废物精准长效监督机制

我区医疗资源集中,医疗机构数量众多,区域内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有400家左右,每年产生的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合计4000吨左右,其中42家大中型医疗机构医废产量占比超过95%,300多家小型医疗机构产废占比不超过2%,且受地域限制,较多医疗机构暂存间面积小,规范化管理难度大。

为化解医疗废物收运、监管难题,我区构建起了“1+2+N”信息化管理体系。“‘1+2+N’信息化管理体系即建设1个区级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医疗废物信息数据库’和‘医疗废物暂存间监控数据库’,N个位于医疗机构暂存间内部的智能秤、监控摄像头终端。”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2+N”信息化管理体系为远程检查提供便利,实现了医疗废物贮存、转移全时记录、全程留痕、全线可溯,避免了转运过程中医疗废物非法处置和流失的风险,形成了一套精准、长效的监督机制。

在具体操作中,区生态环境局为重点大中型医疗机构配置AI智能监控设备43套,自动抓取人员操作监控,实现医废暂存间全天候智能监管;对53家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智能称重设备,为小型医疗机构定制两台医废专用转运车及信息化管理设施,实现大中型医疗机构医废产生、收运、处置全过程电子联单,数据实时上传;300余家小型医疗机构医废收运全过程可监控、可追溯,医废数据全收集、全上传。

同时,区级医废监管平台接入医废计重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开发数据分析、超期提醒、预约收运等功能,最终实现了收运单位收运效率更高、医疗机构使用收运服务更便捷、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更精细的“三赢”效果。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