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种豆”十年满城香 咖啡产业结硕果

本报评论员

一粒咖啡豆,能催生出怎样的“魔法”?

5月24日,重庆国际咖啡节如约在渝中举行,这也是咖啡节走过的第十个年头。早在2015年,渝中便在全市率先牵头举办首届咖啡文化节,第一次将咖啡作为城市营销的名片。十年过去,如今小小咖啡豆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让渝中受益匪浅,更坚定了持续着力的信心和决心。

咖啡是文化,更是产业。据统计,目前渝中已集聚咖啡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93家,重点规上企业年销售规模约20亿元,平均增速超60%。咖啡并非本土饮品,之所以瞄准咖啡这一品类,是渝中精准洞察到其背后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

十年之功,终结硕果。经过十年发展,渝中咖啡文化节实现了向重庆国际咖啡节的蝶变升级,吸引200余家咖啡全产业链展商参展,并推动咖啡与音乐、国潮、艺术的融入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咖啡全产业链行业盛会。

十年育果,果实遍地。如今,行走在渝中的大街小巷,不时飘来醇厚的咖啡香。除了星巴克、瑞幸等大牌连锁店的“大而全”,渝中还有许多“小而精”——散落在各地的本土独立咖啡小店,或许就让你在街头转角时遇见惊喜。

渝中作为重庆“母城”,既是咖啡在渝的起源地,也是全市咖啡关联产业最集中的地方。站在新的起点,渝中仍大有可为。根据《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咖啡门店11.73万家,而我市的咖啡门店占全国门店总数的2.1%,门店数居全国第八。这意味着,重庆咖啡产业比较成熟、基础较好,同时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如今,80后、90后、00后是咖啡消费主力军,时尚前卫的渝中提供了年轻人消费的各类载体。不管是解放碑、化龙桥等写字楼的“商务咖啡”,还是洪崖洞、重庆来福士的“小众咖啡”,亦或是戴家巷、山城巷的“独立咖啡”,都有蓬勃生长的土壤。值得一提的是,设备设施、生豆贸易、原料供应等前端产业,同样也在渝中茁壮成长。

一杯咖啡,链接全球。未来,渝中还将进一步推进国际生豆贸易、咖啡品牌、潮流饮品、高端产业等要素资源集聚融合,依托陆海新通道,吸引沿线优质咖啡品牌和原材料落地,助力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