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渝中区召开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专题工作会,聚焦重点工作任务,分析查找核心业务梳理、数据归集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工作要求,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更大工作合力。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渝中区在会前邀请了市级层面权威专家对区级部门、单位上报的核心业务进行了综合评估打分。会上不仅通报了考核打分结果,请得分靠前单位的“一把手”作了交流发言,还请工作表现欠佳,得分靠后单位的“一把手”主动分析问题,查摆原因,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除了会议安排的发言单位外,还现场“点单”,询问相关单位“一把手”工作推进情况、具体工作成效、下一步工作打算。会议开出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彰显了渝中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展示了渝中落实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急不得也慢不得”工作要求的扎实务实作风。
“文山会海”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点,也是各地基层单位的痛点。一度时期,我们时常听到有的干部抱怨天天“泡”在会议中,“不在开会就在去开会路上”的调侃。究其原因,还在于有的会议开得虚,开了就开了,没有产生实际工作效果,也没有推动工作开展,开和不开一个样。而渝中区的这个会议,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解决问题求真务实,提出要求目标明确,参会人员开出了坐不住的责任感,开出了红脸出汗的紧迫感,对于推动渝中数字重庆建设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显著的效果,这样的会议开得好,开得“巴适”。
会风是一面镜子,好的会风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方党政领导和干部的好作风,反之,也能窥见一个地方工作的差距。时值年末岁尾,各种会议势必会相对密集起来。通过会议总结工作、安排布置工作有必要也很重要,但会议开得怎么样,开得好不好,不仅应该在会场上得到体现,也应该用实际工作成效来说话。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行视频会议,减少会议频次、缩减会议规模,倡导务实会风,收到了明显成效,这应该成为全区基层部门、单位召开会议和开展工作的“风向标”,只有把会议开得更实,开得更精,开得更有成效,才能真正体现会议的价值,真正有力有效推动工作开展。那些“台上热闹讲,台下玩手机,会后一问三不知”的会能不开就不开;那些会议主题不突出,为开而开的会,能不开也不要开。当然,对于那些无论什么会议都不在状态,一场会开下来,笔记本“干干净净”,脑中“一片空白”的“油盐不进”的极少数干部,也要敢于动真碰硬,该点名的点名,该批评的批评,切实把会风建设当成提升全区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抓手。
开会开出实效,工作干出实绩。当前,渝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位争先百日攻坚战”正处在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阶段,我们希望全区上下通过好的会风倡导更加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赛马比拼中交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单。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