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医护人员检查入住老人健康状况。 记者 刘 侃 摄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兴起于各地的新型养老模式,它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集医疗、养老及养生于一体,整合产品与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近年来,我区加快促进医养服务深度融合,坚持“医养协作”与“居家医养”齐头并进,推动“10分钟医疗服务圈”与“10分钟养老服务圈”叠加建设,依托七星岗街道、上清寺街道、化龙桥街道等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医养结合机构。其中,作为全区首家由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的集养老、康复、医疗、护理等服务于一体,以守护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新型医养结合机构,七星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医养结合”新路径,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急难愁盼”增进老年人健康福祉
“锦旗表达了我们全家的一片心意,感谢各位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我父亲现在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真心感谢你们!”日前,七星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以下简称“医养中心”)收到了一面锦旗以及患者家属发自肺腑的谢意。
原来,这面锦旗是入住医养中心的汪大爷的家属所送。今年1月,86岁的汪大爷因肺间质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病发,经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医养中心进行后续治疗。刚到医养中心的汪大爷虽然病情平稳,但呼吸急促,24小时需持续高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极其不稳定。由于呼吸困难,汪大爷一旦脱离氧气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只能长时间卧床吸氧,日常照料成了一大难题。
这时,医养中心的优势与专业便得到了体现,家属担忧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在医养中心,医护人员不仅给予汪大爷日常饮食起居等生活上的照顾,还会每天监测他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我的身体恢复这么快,全靠你们的照顾……”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汪大爷已经能下床溜达,老人的脸上满是笑容。看着精神愈发好的汪大爷,家属们也松了一口气。
做细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无法行走、不能自理,甚至无法控制身体排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失能老人。对于这些老人而言,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子女难照顾,怎么办?
为减轻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料和经济负担,维护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2019年5月,七星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旧楼改造的方式,开始打造社区医养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综合护养服务,于同年12月投入试运营。
该医养中心位于七星岗华一村30号,配有专业的护理、医疗、康复及生活服务设施和专职医护人员。走进医养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整洁的房间,房间内安装了雾化机、吸氧机于一体的护理带,配备了医疗辅助服务系统,可为入住老人及家属免费提供医学、资讯、娱乐、生活等信息服务。
自医养中心投用以来,以专业的照护为基础,以医疗康复服务为支撑,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为己任,按照医养管理模式全天候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健康专护、疾病诊疗、失能康复等康养服务,努力让每一位失能、半失能老人有尊严地养老,失能不失爱,失能不失落。
推进医养融合
绘就幸福养老图景
七星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中心只是渝中一边加速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覆盖,一边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破解中心城区养老难题,努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10分钟养老服务圈,居民养老逐步迈向“享老”,一幅高品质养老生活的新图景正在渝中绘就。
“医养结合深受老年人欢迎,经过积极推动和不懈努力,渝中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老年人健康和医养服务需求出发,聚焦“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资源融合,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壮大医养结合服务队伍,构建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整合型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
记者刘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