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贤利 本报资料图片
7月24日,杜贤利获评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可她,“缺席”了。
20余年养成的习惯
处理完居民的事才踏实
2021年6月,大溪沟街道双钢路社区原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杜贤利在上班期间,突然感到头痛欲裂,送医后被确诊为因身体长期劳累引发的“左脑动脉瘤出血”。
今年1月,53岁的她因病去世。但她的敬业奉献、爱民如亲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杜贤利生前工作的双钢路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居民住宅小区,常住居民有5000多人,老年人占了三分之一,设备设施陈旧,管理难度大。
2020年1月16日,双钢路社区被纳入“全市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首批试点,有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给试点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那时候杜书记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带着我们入户做沟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双钢路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敏回忆说,“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经常跟我们说‘居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在入户沟通过程中,杜贤利尽量满足居民的每一项合理需求,把工作一一做到居民的心坎上。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试点工作最终赢得了居民们的支持。经过3个月整治,双钢路社区整改率达98%,共有11栋、851户居民在改造工程中受益。
事实上,这只是杜贤利工作的一个片段。从2001年5月从事社区工作开始,杜贤利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曾连续多届担任渝中区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渝中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渝中区优秀社区工作者”。
“忙”是她不折不扣的人生注脚。“为了方便服务居民,她加入了30多个居民群,每天都要一件件处理完居民们的事,她才安心睡觉。”杜贤利的丈夫曾林说,此外,像春节、国庆这些节假日,杜贤利基本都没在家里过过。疫情发生后,更是不停地加班,经常凌晨一两点才睡下。
对待居民就像亲人
合理需求创造条件满足
杜贤利心中装着居民太多事,她根本停不下来。
辖区空巢老人多,她担心他们吃不好,便积极推动建立渝中第一家社区老年食堂;辖区治理千头万绪,她积极探索“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打造渝中第一个示范社工室;辖区农民工子弟多,她积极引进专业教育机构,开设高品质的四点半课堂;居民有业余文化需求,她牵头创办铁魄钢魂诗社,定期出版居民自创诗刊,建设家规家训文化长廊……居民哪里有需求,杜贤利的“百宝箱”就有“灵药”治。
“杜书记对待我们就像对亲人一样,大家不管有什么事情,都爱找她。”杜贤利的好,居民们记在心里。
杜书记病重的消息传开后,居民们十分担心她。然而,病魔无情,今年1月,噩耗传来,杜书记积劳成疾,回天无力,永远地离开了。
“居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杜贤利走了,可她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永存。如今,双钢路社区工作者们已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继续默默耕耘,砥砺奋进,推动双钢路社区焕然一新,成为全国闻名的模范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全市高层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示范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
记者黄清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