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区县第一 区融媒体中心新闻创优“结硕果”8件新闻作品获第26届重庆新闻奖

近日,第26届重庆新闻奖(2023年度)评选结果揭晓,区融媒体中心推选的8件新闻作品获得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认可,摘得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获奖作品包括消息、系列报道、融合报道、新闻编排、副刊作品、新闻访谈、新闻纪录片等多种类型。其中,一等奖作品《长河河长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作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六周年暨重庆市全面实施“河长制”五周年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行动,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作为创作者之一,讲述了“粪水变净水,最脏变最美”长江边科技“滤芯”的故事,突出展现重庆市实施河长制五年来“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巨大变化、渝中在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故事、长江生态改善对群众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品《云端之恋》是区融媒体中心内容创新创作的一次大胆探索和成功尝试,是电视文艺创作与城市营销有机融合的一部精品之作。作品以云端为载体形成剧本,以全网征集为形式选择演员,大量采用航拍镜头展现渝中云端之美,使用电影级专业编辑、调色软件让作品更加“出彩”,综合运用报纸、电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等多媒体手段融合报道,提升作品影响力,掀起了话时尚、话高楼热潮,诠释了重庆“母城”、人文渝中的独特魅力。

二等奖作品《“5G+北斗”技术赋能智慧交通解放碑地下环道实现精准导航》以纪实方式,记录记者在环道内的体验过程,既向观众展示了“5G+北斗”导航系统的科技含量,又向全国观众展示出重庆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发展变化,展示“大国重器”的真实应用场景和科技创新成果;作品《永恒的记忆·刘兴安——追梦蓝天的穿云勇士》是一部以朴实、动人为风格的纪录片,采访扎实、同期声运用得当,文稿叙事简练清晰、抒情准确克制,历史资料画面丰富翔实、实时拍摄画面相得益彰,展现出主人公刘兴安“英勇无畏、隐姓埋名”的崇高精神;《渝中报》专版作品《渝中24小时一座城市的感动》大胆采用“通版+大图”的形式,生动勾画出渝中抗疫一线“战疫群像”,充分展现渝中抗疫工作的速度、温度和力量;副刊作品《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传承》通过精心的事前准备、扎实的面对面专访、细腻的文字叙事,生动展示了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的非凡魄力和个人魅力,并在对单霁翔的专访中捕捉和提炼出他对当前存在争议的关于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方面的学术观点,为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三等奖作品《晒晒我的幸福感》充分用好用活新媒体表达语言和技术,采用有趣轻松的创作手法,通过老旧小区改善、医疗、智慧城市、社区养老、文明城市等方面的10集微视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新时代十年市民幸福生活的真实体会感受和场景;新闻访谈《母城故事丨专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是传承》,采取特别节目专访的形式,充分展示出单老对“母城”渝中历史文化的肯定和建议,传递出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文化保护理念。

近年来,区融媒体中心大力实施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不断推动区级融媒体平台采编体系全流程、全系统优化,大力提高融媒体作品数量和内容质量,持续打造自身内容生产优势“核心竞争力”,推出传播量可观的爆款精品,及时抓住社会热点,用公众喜欢的表达方式,应用创意短视频、漫画等表现形式,生产受众喜欢、网友爱传播、立意新颖的正能量作品,积极发挥“1+10+N”媒体矩阵平台集群优势,进圈入群增加覆盖面。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下一步,区融媒体中心将大力发挥融合传播特色优势,坚持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激发正能量、打好主动仗,切实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不断推出接地气、暖民心的爆款产品,不断挖掘、讲述渝中好故事,努力在渝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积极发挥引领舆论、凝心聚力、服务发展的主流媒体作用。 (记者 李一)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