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云上”解纷区法院大力推进金融纠纷案件智能化、流程化、批量化办理

“200件案件,3分钟立案、7天审结,当天送达。渝中金融司法的速度值得信赖。”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观音桥支行代理律师说。

这样高效的审执效率,区法院2021年启动的“数字金融纠纷一体化解决”试点工作功不可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渝中是重庆金融高地,外资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占全市70%。近年来,面对数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在市高法院的指导下,区法院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共同开展数字金融纠纷试点工作,按照“系统搭建+审理规则创新”的总体思路,在全国率先启用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共同研发的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不断强化立案、审判、执行工作中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应用,引入现代化诉讼规则,实现数字金融纠纷在线闭环处理,金融审判效能稳步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搭平台在线诉讼更便捷

从2016年区法院受理金融案件首次破万件,到2021全年受理案件增至18233件,几乎翻番,呈现出数量增幅快、类型多元化趋势。

“传统金融纠纷解决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金融司法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探索创新金融审判模式,大力推进金融纠纷案件智能化、流程化、批量化办理,不断提高司法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势在必行。

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该平台是在市高法院指导下,由区法院与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打造,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银行端与法院端的诉讼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法院以在线方式办理案件,同时还可以借助该平台区块链存证、在线电子数据质证、智能文书生成等功能,实现数字金融纠纷案件线上批量立案、审理和执行。

“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法官在庭审中,通过高清摄像头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可以完成电子证据察看及存证记录查验,很好地解决了当前互联网庭审存证难、取证难、认证难的困境,有利于提升法院审执质效。”区法院金融庭负责人梁晓峰表示,与此同时,银行可通过该平台在线立案、远程出庭,十分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提高审理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区法院还在市高法院的指导下,加强内外联动,全力推进覆盖渝中全域的全领域、多行业“云上共享法庭”建设。

目前,区法院已在银行、律师事务所、大阳沟派出所、大坪司法所等12家单位设立了“云上共享法庭”,当事人可就地、就近参与诉讼,真正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自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启用以来,区法院已通过该平台实现立案、审理全流程在线处理案件3815件,从开庭到审结仅7天左右。

优功能审执衔接更紧凑

数字金融纠纷案件存在数量大、标的小、找人难等特点。如何依托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提高数字金融纠纷案件执行兑现率,也是区法院“数字金融纠纷一体化解决”试点工作着力解决的重要一环。

“昨天才提交申请,今天就拿到支付令文书了,渝中区法院的效率真是太高了。”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璧山支行的负责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推动督促程序与数字金融审判融合创新,区法院积极探索电子支付令速审机制,在线审查、受理试点金融机构支付令申请并向借款人送达电子支付令,省去了证据交换、开庭、宣判等程序,实现从受理申请到支付令生效,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1天。

试点以来,第一批和第二批116份电子支付令均已实现在线成功送达,有效送达率100%,生效率100%,审执衔接更加紧凑。

与此同时,针对金融纠纷案件大多是缺席判决,法律文书送达难问题,区法院推广适用“电子送达”方式。

“以往对于被告缺席的情况,大多采用公告送达,审理效率受到了很大影响。”梁晓峰说,现如今,区法院大力推动电子送达地址采集、电子送达方式推广、电子送达凭证保全等,平均送达时间从15天缩短到1天。

事实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张大庆告诉记者,当前,区法院正在努力探索将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与执行办案系统对接,探索适用执行机器人辅助系统应用,该系统将自动抓取执行要素信息,一键生成执行文书和案件信息数据后,回填至一体化平台。届时,执行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

在此基础上,为应对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确保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的不断优化完善,区法院还与科技行业领先公司联合成立了全市首家“云数据研究应用中心”,为数字金融纠纷银企易诉平台功能拓展和场景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切实推动“人来人往”向“云来云往”转变。

记者黄清娴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