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 迎风搏浪立潮头 用金融“暖流”助推高质量发展

位于解放碑五一路的重庆金融街。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内的金融知识便利店。坐落于解放碑步行街的环球金融中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重要之年,船行中流,书写不寻常的一页。

砥柱中流,折冲千里。过去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复杂多变。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渝中金融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与初心,坚定扛起责任担当,迎风搏浪立潮头,用金融“暖流”助推高质量发展,抒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巩固核心地位现代金融体系加速构建

10天,完成1.2万方土石方开挖外运;15天,完成1.7万方银监楼装饰和二次结构拆除;45天,完成项目二标段2#、3#、5#楼主体结构封顶……从项目进场到完工,耗时仅118天,2832个小时。

2022年9月28日,这个地处新华路与打铜街交叉口,总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由“两楼两中心两馆”建筑群组成的成渝金融法院揭牌,正式履行起服务国家金融战略需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

有关方面多次表示,得益于渝中的全力支持,成渝金融法院项目建设从计划选址到正式揭牌,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和迅速,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渝中速度、渝中效率,最终也将会是渝中效益、重庆效益。

成渝金融法院的顺利落地,让渝中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的步履更加坚定而自信。

引进“招大引强”项目10个,新增市级以上金融机构6家。金融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0.5%,占GDP比重24.3%。12月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711亿元,同比增长4.12%,占全市12.8%。保费收入204.7亿元,占全市22.1%。绿色金融规模1140.8亿元,占全市20.1%。跨境结算量4183.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保费收入、跨境结算量、绿色债券等各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

从2022年的金融成绩单里,足见我区持续领跑全市的金融核心地位。

过去一年,渝中稳步“调结构”“去杠杆”,加快从金融大区迈向金融强区,基本构建起以银、证、保三大主流金融机构为基础,金融要素市场为亮点,外资金融机构为特色,新兴金融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协调发展,辐射长江上游地区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城市飞速发展的强大内驱力量。

稳住经济大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举

当把金融业的2022年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长轴和现实坐标中去观察时,更能体会它的不平凡。

这一年,经济总体呈现“V”型复苏曲线,一场世纪疫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一次“大考”。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是摆在整个金融系统面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022年,一场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在我区举行。会上,区金融办负责人向15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在场都是辖区的优质企业,希望大家充分沟通对接。同样的1元钱,投在哪里有更好的回报,考验金融业的智慧,更是眼光。”

类似这样的融资对接会、纾困金融产品说明会等活动,去年我区共成功举办了13次,涉及小微企业专场、知识产权质押专场、民企侨企专场以及建筑、文旅、数字软件等各重点行业类别,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配置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上来,助力实现民生托底、产业循环、安全保障,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冬尽春来。

小微企业贷款难?我区打造17家金融服务港湾和8家金融消费者教育中心,开发5款政银合作金融产品,累计为3412户区内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近32亿元。

贷款到期,可钱一时还不上?我区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金融惠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贷款展期、延期支付本息、减免利息金额、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去年12月,累计给予企业支持118.1亿元。

餐饮、文旅行业受疫情冲击大?区内融资担保机构为餐饮业企业提供无抵押担保、再担保增信支持,部分担保机构对担保金额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免收担保费。推动设立全市首家文旅支行“重庆银行洪崖洞支行”,助力文旅商家申请批量“租金贷”、文创企业申请无实物抵押“文旅贷”。

与此同时,我区还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精准锁定在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上。

2022年6月,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在挂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渝中区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组建了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兑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千叶眼镜将加大眼镜零售店主业拓展,同时也专注视光发展之路,打造一站式眼视光服务终端。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分类分行业建立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推动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重庆服务基地在渝中揭牌,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签订资本市场工程合作协议,支持举办“2022创投成渝·发现金种子”企业评选活动,对后备企业实施“一对一”诊断辅导,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各类专题培训、上市沙龙、上市公司董事长经验分享等活动。

从政策方面来看,制定《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扶持办法》,出台“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对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及重庆OTC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600万元扶持。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一系列政策实施成效明显。2022年,我区成功推动千叶眼镜在新三板挂牌、海科保温材料在OTC挂牌,推动太阳能完成增发募资60亿元。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上市挂牌企业87家,其中,全市新三板企业中净利润排名前两名的均为渝中企业。

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金融发展蓬勃有力

越是发展承压,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重庆正式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意味着渝中正式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将先行先试、全力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渝中经验”。

深刻洞察大势,准确把握趋势,渝中着眼长远。显然,以绿色金融为媒介,我区金融业又找到了新赛道。

2022年,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纳入全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重点项目清单,全区首家零碳5G+智能银行顺利建成。绿色贷款余额实现1049.6亿元,占全市21.1%,绿色债券余额125.5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市35.1%,渝中绿色金融发展的大动脉蓬勃有力。

深化改革开放,是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区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跨境金融业务拓展,2022年累计开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务项目125个、融资规模超180亿美元;跨境结算量3551亿元,同比增长26%,拓宽了重要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能、增添了活力。

凛冬虽寒,春归有期。面向崭新的2023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渝中金融业将坚持以改革促升级,打造金融“新样板”;以集聚促能级,提升产业规模“含金量”;以服务促融资,跑出发展“加速度”;以专业促转型,当好配套服务“助推器”,为重庆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聚势赋能。

文/记者袁侨偲

图/本报资料图片

渝中 迎风搏浪立潮头 用金融“暖流”助推高质量发展位于解放碑五一路的重庆金融街。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内的金融知识便利店。坐落于解放碑步行街的环球金融中心。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重要之年,船行中流,书写不寻常的一页。  砥柱中流,折冲千里。过去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复杂多变。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渝中金融业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与初心,坚定扛起责任担当,迎风搏浪立潮头,用金融“暖流”助推高质量发展,抒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巩固核心地位现代金融体系加速构建  10天,完成1.2万方土石方开挖外运;15天,完成1.7万方银监楼装饰和二次结构拆除;45天,完成项目二标段2#、3#、5#楼主体结构封顶……从项目进场到完工,耗时仅118天,2832个小时。  2022年9月28日,这个地处新华路与打铜街交叉口,总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由“两楼两中心两馆”建筑群组成的成渝金融法院揭牌,正式履行起服务国家金融战略需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使命。  有关方面多次表示,得益于渝中的全力支持,成渝金融法院项目建设从计划选址到正式揭牌,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和迅速,令人印象深刻。这是渝中速度、渝中效率,最终也将会是渝中效益、重庆效益。  成渝金融法院的顺利落地,让渝中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的步履更加坚定而自信。  引进“招大引强”项目10个,新增市级以上金融机构6家。金融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0.5%,占GDP比重24.3%。12月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2711亿元,同比增长4.12%,占全市12.8%。保费收入204.7亿元,占全市22.1%。绿色金融规模1140.8亿元,占全市20.1%。跨境结算量4183.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保费收入、跨境结算量、绿色债券等各项指标均列全市第一。  从2022年的金融成绩单里,足见我区持续领跑全市的金融核心地位。  过去一年,渝中稳步“调结构”“去杠杆”,加快从金融大区迈向金融强区,基本构建起以银、证、保三大主流金融机构为基础,金融要素市场为亮点,外资金融机构为特色,新兴金融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协调发展,辐射长江上游地区的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城市飞速发展的强大内驱力量。  稳住经济大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并举  当把金融业的2022年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长轴和现实坐标中去观察时,更能体会它的不平凡。  这一年,经济总体呈现“V”型复苏曲线,一场世纪疫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一次“大考”。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是摆在整个金融系统面前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2022年,一场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在我区举行。会上,区金融办负责人向15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在场都是辖区的优质企业,希望大家充分沟通对接。同样的1元钱,投在哪里有更好的回报,考验金融业的智慧,更是眼光。”  类似这样的融资对接会、纾困金融产品说明会等活动,去年我区共成功举办了13次,涉及小微企业专场、知识产权质押专场、民企侨企专场以及建筑、文旅、数字软件等各重点行业类别,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配置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上来,助力实现民生托底、产业循环、安全保障,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冬尽春来。  小微企业贷款难?我区打造17家金融服务港湾和8家金融消费者教育中心,开发5款政银合作金融产品,累计为3412户区内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近32亿元。  贷款到期,可钱一时还不上?我区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金融惠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贷款展期、延期支付本息、减免利息金额、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去年12月,累计给予企业支持118.1亿元。  餐饮、文旅行业受疫情冲击大?区内融资担保机构为餐饮业企业提供无抵押担保、再担保增信支持,部分担保机构对担保金额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免收担保费。推动设立全市首家文旅支行“重庆银行洪崖洞支行”,助力文旅商家申请批量“租金贷”、文创企业申请无实物抵押“文旅贷”。  与此同时,我区还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精准锁定在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上。  2022年6月,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在挂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渝中区很多的支持和帮助,例如组建了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兑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千叶眼镜将加大眼镜零售店主业拓展,同时也专注视光发展之路,打造一站式眼视光服务终端。  近年来,我区深入实施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分类分行业建立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推动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重庆服务基地在渝中揭牌,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签订资本市场工程合作协议,支持举办“2022创投成渝·发现金种子”企业评选活动,对后备企业实施“一对一”诊断辅导,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各类专题培训、上市沙龙、上市公司董事长经验分享等活动。  从政策方面来看,制定《鼓励企业挂牌上市扶持办法》,出台“真金白银”的奖补政策,对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及重庆OTC挂牌的企业给予最高600万元扶持。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一系列政策实施成效明显。2022年,我区成功推动千叶眼镜在新三板挂牌、海科保温材料在OTC挂牌,推动太阳能完成增发募资60亿元。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上市挂牌企业87家,其中,全市新三板企业中净利润排名前两名的均为渝中企业。  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金融发展蓬勃有力  越是发展承压,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重庆正式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意味着渝中正式启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将先行先试、全力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渝中经验”。  深刻洞察大势,准确把握趋势,渝中着眼长远。显然,以绿色金融为媒介,我区金融业又找到了新赛道。  2022年,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纳入全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首批重点项目清单,全区首家零碳5G+智能银行顺利建成。绿色贷款余额实现1049.6亿元,占全市21.1%,绿色债券余额125.5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全市35.1%,渝中绿色金融发展的大动脉蓬勃有力。  深化改革开放,是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区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跨境金融业务拓展,2022年累计开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务项目125个、融资规模超180亿美元;跨境结算量3551亿元,同比增长26%,拓宽了重要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能、增添了活力。  凛冬虽寒,春归有期。面向崭新的2023年以及更长远的未来,渝中金融业将坚持以改革促升级,打造金融“新样板”;以集聚促能级,提升产业规模“含金量”;以服务促融资,跑出发展“加速度”;以专业促转型,当好配套服务“助推器”,为重庆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聚势赋能。  文/记者袁侨偲  图/本报资料图片

v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