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文化产业筑巢引凤添动力助推优质企业健康发展

化龙桥重庆天地,一家名叫“南之山-古腾堡星汉”的书店内,几十位读者伴着书香,阅读、休闲、办公。近年来,随着渝中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助力,不少优质文化企业纷纷落户渝中,这家书店便是其中的代表。日前,书店创始人曾怀利同记者分享了落户渝中的经历。

落户渝中

南之山书店来化龙桥开设分店

2016年开始,一家位于南山的书店,开始在网络上崭露头角,不少年轻人纷纷前往打卡参观。经过多年沉淀,南之山书店在重庆的文化市场站稳脚跟。2020年,南之山书店在化龙桥开起了分店。

“我和生意伙伴2016年来重庆创业,化龙桥是第四家书店。”曾怀利说,南山店如今发展成熟,但后来疫情对行业打击很大,当时新开的两家分店也陆续歇业。2020年,正是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他们果断选择投入700余万元,落户渝中化龙桥。

为什么敢于冒这个险?曾怀利从多个方面说出了商业考量。

首先是行业格局,疫情造成市场的重新洗牌,南之山选择逆流而上,长远来看这反而是个契机。其次是商业模式,重庆不缺乏传统书店,但主打社交、沙龙、聚会、简餐的精品书店,是有市场前景的。再次就是地理位置,化龙桥不仅有高端国际商务区,还有成熟的人居社区,这足以支撑书店的长久经营。

曾怀利坦言,在这些市场因素外,渝中优越的营商环境,也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在书店的选址、装修、开业、经营各流程,相关部门和街道都积极帮助,这让企业很省心,也很放心。

除此之外,渝中设立的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也让企业看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据介绍,书店在2021年享受了12.6万元的专项资金,这是一份诚意满满的“意外之喜”。

政府搭台

240余个产业项目获得资金帮助

人文渝中建设需要大量优质文化企业助力,顶层设计是前提和基础。早在2012年,渝中便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额度提高到了500万元。2021年,渝中将过去项目制申报和实施方式调整为事后奖补方式。

据区文化旅游委介绍,自专项资金设立以来,累计扶持产业项目240余个,撬动社会投资约10亿元。

近年来,该资金推动重庆演艺集团、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贰厂文创公园、上清寺数字文化产业园、U创空间等10个园区成功创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评选命名后街影视产业园、十八梯文化产业园、通远大厦数字文化园等8个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此外,通过专项资金支持,诺趣文化、萌梓影视、中山文投、苏宁影城等30余家企业发展壮大,部分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萌梓影视、诺趣文化等成功登陆新三板。

近十年来,渝中通过专项资金,还扶持了舞台剧《火锅江湖》《小面》,话剧《红岩魂》《十八梯》等精品剧目约15个,扶持拍摄母城文化影视作品《城门几丈高》《迷城记》等12个,推动出版母城文化丛书5种,支持7家企业研发推出了蜀绣、夏布、工艺礼品、文创商品等,持续举办六届重庆渝中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成功举办两届重庆渝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记者廖松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