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7月15日,一部还原重庆“11·27大屠杀”惨案的本土红色电影《最后58天》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掀起观影热潮。
连日来,众多市民走进影院观影,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激发报国斗志,反响热烈。网友@东东1976_观影后,在某购票平台上写下:“非常值得推荐的一部电影!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新中国来之不易!”“老重庆”侯荣华观影后感慨道,这是重庆人自己拍摄的发生在重庆的革命历史作品,每一个重庆人都应该看看,特别是青少年。
影片为何如此受热捧?记者采访了电影总制片人、第一出品方重庆靶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真,揭密银幕背后的故事。
“让后代了解真相,铭记历史”
对于吕真来说,这部电影缘于“记录”。早在2020年,吕真就有了用镜头记录这段历史的想法,不过当时的想法是以纪录片的方式。
“我是做纪录片的,在拍摄‘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我与越来越多在重庆‘11·27大屠杀’惨案中殉难的烈士后代有了接触。”吕真说,这些烈士后代大多已经七八十岁了,当他们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原来我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需要更加深入。
比如,吕真在采访“11·27大屠杀”惨案幸存志士98岁高龄的郭德贤老人时,老人面对镜头回忆:“‘11·27大屠杀’晚上,我带着两个小孩一起跑出来了。我们一共19人脱险,其他同志都牺牲了。”“同志们都牺牲了。七十多年了,我没有忘记过他们……”那时,镜头前的老人,老泪纵横;镜头后的吕真,也泣不成声。
又如,一位70多岁的英烈后代,在受访时讲,“很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被杀害了。我为他感到骄傲,因为父亲是为党献出了生命。可是当我的孙子,在学校里对同学讲‘我的曾祖父,也是遇难烈士’时,同学却表示怀疑,这让我很痛心。我没有别的期望,我们的父辈为党、为新中国献出了生命,只是希望我们的后代能记住他们,记住这段历史中牺牲的300多名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
……
“听到这些话时,我内心情绪真的非常复杂,震惊、酸楚、痛心……”吕真感言,她想要后代去了解这段真相,去记住这段历史。这就是她决定拍摄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
“为还原历史,我们1:1建了座渣滓洞看守所”
《最后58天》再现的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11月27日大屠杀这58天里,发生在渣滓洞看守所里的故事。既然要还原历史真相,那么拍什么、怎么拍成为了主创团队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惊人地不谋而合——“我们只需要还原历史、传递真相,这就够了!”吕真说。
对此,剧组在拍摄前期,收集掌握了大量的珍贵一手历史资料,又在电影拍摄期间,以纪实的手法,对曾经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脱险志士及大量的烈士家属进行了采访拍摄,只为尽可能全面、立体地了解真相,真实地讲述历史。
为了让拍摄影片更有历史感和真实感,剧组在前期进行了大量调研、实地考察后,日夜施工20余天,最终在歌乐山实景搭建了电影的主场景——渣滓洞看守所;根据历史资料,整天在歌乐山遍山寻觅,找到烈士被分批杀害的地方;通过电影特效,还原了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朝天门码头、江中船只,以及码头对岸的江北城景……
此外,由于电影是以关押在渣滓洞的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为原型,在开机前,演员团队除仔细研读剧本外,还与烈士后代进行了深入交流。拍摄期间,导演每天还会带领演员团队揣摩角色,探索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避免人物塑造的“纸片化”,让角色形象更加鲜活立体、更加“接地气”。
“一句‘感谢记住他们’,一切都值得”
“它更像是一个半纪实的电影。愿我们的记录,能让英烈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下去,让红色的革命基因融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告慰先烈英灵。”当被问及对票房的期待时,吕真坦言,她更在意这部电影所引起的观众对这段历史的探寻。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把真相告诉公众,电影的制作成本不断增加,为了不让这部电影“夭折”,吕真还卖了一套房产投入拍摄。影片的主创、主演团队虽然阵容强大,有张艺谋、李少红的“御用”执行导演常晓阳,有国家一级演员、塑造过众多红色银幕形象的姚刚等等,但都是友情参与,甚至个人分文不取。大家都非常敬业,共同的愿望就是,以电影的艺术方式,把历史真实地呈现出来。
“这部电影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但至今还是会感动。”吕真说,“记得首映现场,一位老人握着我的手,说‘感谢记住他们’。那个时候,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记者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