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容烈士纪念碑、邹容广场、邹容路

邹容烈士纪念碑。记者 王 欢 摄

邹容烈士纪念碑地处渝中区南区路南区公园内。该碑为纪念民主革命人士邹容烈士而立的纪念碑,故名。邹容(1885年-1905年),别名绍陶,又名桂文,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演说家,代表作品为《革命军》。纪念碑于1946年6月29日落成,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重新修整。1983年12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邹容烈士纪念碑”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邹容烈士纪念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该纪念碑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碑呈斜坡形八面,通高5.53米,碑座高1.17米,每面宽0.83米。碑的东、南、西、北四面均铸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隶书大字。碑座亦呈八角形,八面皆铸刻碑文。碑文是根据章太炎民国十一年(1922)为营建上海邹容墓所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容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此纪念碑充分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邹容广场位于解放碑商圈内,东邻都市广场,南连重庆二十九中学,西接大井巷,北邻魁星楼。为纪念邹容烈士且位于邹容路,故名。于21世纪初修建完成,名称沿用至今。该广场分为A、B两座,总建筑面积102000多平方米。其中A座以商业用房、餐饮娱乐、办公写字楼为主,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层数22层,高约77米;B栋以住宅为主,建筑面积52000多平方米,层数38层,高约135米,1-15层为商业用房,16层-32层为商混居住,人口2430人。

邹容路位于解放碑街道,东南起人民公园,西北至临江路。长800米、宽23米,双向4车道。原分段名夫子池街(泮池左一段)、柴家巷街、天官街、苍坪街、山王庙街。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狂炸成为废墟,重建后合并命名新生路。后因革命先烈邹容出生于夫子池洪家院子,1943年将新生路改名为邹容路以示纪念。1968年改为反帝路,1972年恢复为邹容路,地名沿用至今。

(来源:渝中区民政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

编辑:张烨